大洪行

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

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

滟滪瞿塘不足方,挽舟咫尺论千里。

尔来云帆接帝州,上洪下洪俱稳流。

儋耳明珠贡万斛,江东玉粒宽九愁。

君不见应图真宰持天纪,石龙低首黄龙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大洪行》描绘了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以石龙和黄河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与人类对它的敬畏。首句“石龙嵚崎蹙海鲸”形象地刻画了石龙的峥嵘姿态,仿佛能震慑海中的巨鲸。接着,诗人通过“帝遣石龙镇东海”表达出石龙的神圣使命,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则描绘了黄河奔腾的壮观场景,如同河伯挑战石龙,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抗寓意着天地间的自然较量。诗人运用“凿断石龙眷”暗示黄河的力量足以改变石龙的命运,显示出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

“龙门碻磝秋水高,千载犹闻石怒号”描绘了龙门瀑布的激流声,犹如石龙愤怒的吼叫,历久不息。接下来的诗句“峡声如雷日酣战,斗落千尺飞鸣涛”进一步渲染了洪流激荡的战斗场面,浪花翻滚,涛声震天。

“银河倒青天,并作三洪水”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洪流之大如同银河倾泻,形成滔天巨浪。诗人还以“滟滪瞿塘不足方”来强调大洪的威力,即使是著名的险滩也无法与之相比。最后,“挽舟咫尺论千里”描绘了船只在洪水中摇曳的艰难,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对比。

全诗以大洪为线索,通过神话般的叙述,赞美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王问的笔触生动,语言富有韵律,让人感受到大洪的磅礴气势。

收录诗词(92)

王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李阁老

明星烂烂回银河,紫微宫中瑞气多。

勤政楼前曙色动,洞开阊阖奏云和。

日临虎陛黄金戺,花映鸳联白玉珂。

共瞻玉柱承乾栋,白日丹霄俨不动。

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

朝罢委蛇下紫宸,重瞳天子临轩送。

泰阶六符光上浮,古来相业唯伊周。

黄阁文章拖绿綟,出入四朝今黑头。

愿祈灵寿齐天历,千秋高岁歌同游。

形式: 古风

江南乐影城作

朔风吹沙暗河县,隔水桃花不相见。

江南春早花满蹊,上枝下枝莺乱啼。

此时水曲豪华盛,碧榭红楼相隐映。

浦口浮桡兰桂香,陌上流车翡翠光。

三吴贵游秦川女,流盼山隅隔花语。

邀入紫云吹凤箫,风飘歌曲度寒宵。

千金激赏双鸳起,今日花前为君死。

楼船锦筵犹夜开,烛光清凝绿水回。

美人醉后金钿落,忘却银筝在山阁。

形式: 古风

秋千行顾园作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

形式: 古风

露坐观星

秋风吹衣带,凄凄生微凉。

络纬啼井阑,玄蝉噪疏杨。

仰观河汉间,星辰烂高张。

三台明泰阶,齐色俨成行。

朱鸟藩臣位,轨道向中央。

此时自许箕山隐,少微含光射东畛。

五斗曾经叹折腰,归扫松筠伴蝼蚓。

萝屋柴门逐浦沙,具区之上几千家。

楂头每斫银丝脍,圃内常生五色瓜。

绮错沟塍桑竹映,山中岂解歌尧舜。

万树桃花洞口迷,春来莫遣渔郎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