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

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

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

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京都度过除夕,岁月使我两鬓如霜。
竹筒里的火药声宣告春天来临,年味儿在花椒香气中弥漫。
我早早醒来聆听鸡鸣,忙着查阅诗书寻找吉兆。
蜡烛频繁燃尽,带来喜悦,满屋都是孩子们的欢笑。

注释

京国:京都。
逢:遇到。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栖迟:停留,指长时间居住。
鬓:鬓发。
欲:快要。
霜:白发。
春声:春天的声音。
竹爆:竹筒烟花。
岁色:年节的气氛。
椒香:花椒的香气,象征年味。
戒睡:戒除睡眠。
听鸡早:清晨听到鸡叫。
占诗:占卜吉凶的诗歌。
探茧忙:忙碌地查找寓意吉祥的事物。
烛花:燃烧的烛芯。
频送喜:频繁带来喜悦。
儿女:孩子们。
笑烘堂:满屋笑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温馨场景,通过对春节前夜特有氛围的刻画,展现了家人团聚、喜气洋洋的情境。其中,“京国逢除夕”开篇即设置了时间背景,是在国都迎接年的最后一夜。"栖迟鬓欲霜"则描绘了一种迫近年关的紧张氛围,人们似乎不愿意就此别过,想要把这宝贵的时光延长。

"春声生竹爆"用“爆”字形容春天的声音,如同竹子在春风中苏醒,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岁色动椒香"则是指年味盎然,椒香飘逸,这里“椒香”代指节日佳肴,表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戒睡听鸡早"表达了人们对除夕之夜的重视,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时光,即便是深夜也要保持清醒。"占诗探茧忙"则描绘了人们在年夜里忙于写诗作赋,分享喜悦,传递美好。

"烛花频送喜"中“烛花”指的是灯火,这里的“频送喜”可能是指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笼,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儿女笑烘堂"则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孩子们在除夕之夜里嬉戏欢笑,充满了幸福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传达出一种浓郁的年味和家的温暖,是一首表达过年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65)

张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食蛎次韵芸隐

相黏成什伯,峰耸若山王。

攻处须犀铁,持来出蟹汤。

梅花霜后味,竹色酒边香。

坐忆游闽乐,今年始得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钱氏东皋

百年钟鼓园林在,人物萧疏更海乡。

藤络湖嵌山解长,花移邺本土犹香。

棋声靓昼松阴淡,扇影閒秋水气长。

莫道官忙行乐少,也分物色到奚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顾径

海水还清浅,停杯问二豪。

雨来江色暝,沙长岸容高。

吏鞅何能脱,王程敢惮劳。

秋风柁楼底,短发不禁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

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

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

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

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