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听山雨。
道人更有深深处,诘曲如珠蚁丝度。
几研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
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回君莫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房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诗人朱松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了流水声与山雨的自然和谐,仿佛泉水自成诗句,环绕着红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他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居所深邃而曲折,犹如珠串般的细丝,显现出其内里的禅意和幽深。
诗人笔下的研磨台洁净无尘,仿佛寒气凝聚成雾,砚中的孤萤破壳而出,增添了神秘感。品茗的过程被形容为“味如嚼蜡”,暗示茶香虽淡,却耐人寻味,令人不愿轻易离去。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房的生活情境,传达出对清寂生活的欣赏和对僧人品性的敬仰。
不详
紫兰初茁芽,深壑终自秀。
肮脏萧艾中,不采则谁咎。
儿曹逐纷华,壮士保穷陋。
应知此调同,万世无先后。
俗士白人眼,从谁明此心。
不欲故人见,诃我车辙深。
萧然江上庐,高卧诗书林。
得句不相寄,谁赏气骎骎。
客心既岑寂,节物亦倥偬。
幽篱菊初暗,深壑梅已动。
古人傲尺璧,顾谓寸阴重。
欲从夫子游,掣肘愧不勇。
松高节磊砢,鹤老格清耸。
当知山泽臞,谁羡将相种。
一官戏人间,丛书以自拥。
微言闻绪馀,三叹手辄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
愿言瞻清明,茗碗不辞捧。
春泥窘幽步,苔上屐痕少。
新晴一褰衣,绿叶藏啼鸟。
方塘滟宿涨,古镜窥清晓。
华颠忽自笑,綵羽堕惊矫。
瞻言云中耕,缥缈穹脊绕。
归把东皋犁,此念何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