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雁影亭皋。正低篷短烛,听雨枫桥。

瑶琴弹碎,珠珰望杳,湘天锁恨,一碧迢迢。

璇宫不递西风信,写秋意、偷付蘋梢。傍虹腰。

冷鸳拥被,错认兰桡。谁怜卖药文箫。

记仙城路远,桂简曾招。

主家楼苑,霞荒月老,愁边笛语,误堕银霄。

泪花洒遍芳沟叶,怨红字、犹恋寒涛。想云翘。

眉山青到丽谯。

形式:

鉴赏

这首《惜黄花慢》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开篇“雁影亭皋”,借雁影和亭台描绘出清冷的秋夜氛围。接着,“低篷短烛,听雨枫桥”展现了词人独坐小舟,聆听雨打枫桥的孤寂情境。

“瑶琴弹碎,珠珰望杳”通过琴声和远方的珠珰,传递出词人心中的幽怨与思念。湘天一碧,象征着无尽的愁绪。“璇宫不递西风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与失落。随后,“写秋意、偷付蘋梢”将秋意寄托于水草之中,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

下片转而回忆过去,“卖药文箫”和“仙城路远”暗示了一段遥远而美好的过往。然而,现实中的“主家楼苑,霞荒月老”与回忆形成对比,笛声误入银霄,更显孤独。词人的眼泪洒在落叶上,红字仍依恋寒涛,寓意情感深沉而执着。

最后,“想云翘。眉山青到丽谯”以景结情,想象远方的女子如眉山般秀美,但自己却只能在心中怀念,词境凄美,余韵悠长。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

镜里鸾孤,箫边凤老,情天几度秋风。

换摩登小劫,绮障才空。

酒醒碧桃花下,春何处、蝶梦无踪。

都灰尽、铜槃烛泪,一寸啼虹。

筝篷十年听雨,漫减了苕姿,歇了兰悰。

把聪明忏到,玉锁鹦笼。

拟倩鹅笙吹恨,凄清意、说与璇宫。

琴心冷、湘云夜愁,江上孤峰。

形式:

鹊桥仙.本意

情波翠远,情天碧窈,鍊石灵娲难补。

神仙何事两飘零,算多此、今宵一聚。

璇宫兔杵,璇闺鸳杼。等是伤心儿女。

细思毕竟胜姮娥,但守定、冰轮终古。

形式:

浪淘沙

淡月掩金铺。凉到纱幮。吟秋小字刻庭梧。

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打桨尚江湖。

倦听风蒲。花天梦影渐模糊。

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形式:

凄凉犯

湘灵去后湘云杳,向人天空抱瑶瑟。

京尘眯眼,吴霜点鬓,暗催愁色。旗亭醉墨。

漫赢得痴蜗旧画,料移灯、独听秋声,今夜凤城客。

俊侣行歌地,玳燕文梁,铜驼香陌。

东风换了,怕花前、泪痕难觅。

帘隙星辰,但一道斜河影直。

这波路、怨长梦短,怎到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