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自周回溪自流,沉沉万籁不胜幽。
此间有句谁堪话,五百真人今在不。
此诗描绘了一番幽深静谧的山谷景象和神仙洞府的情境。开篇“山自周回溪自流”,勾勒出一片自然景观,山环溪转,溪水随势而至,显示了山川的自在与溪流的顺畅。这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更蕴含着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意境。
“沉沉万籁不胜幽”,万籁(lǒu)指的是树木交织的声音,诗人通过对这沉静声音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不可测的幽深感。这里的“不胜”意味着无法比喻或形容,这个词语使用得极富表现力,使读者仿佛能听见那山谷中树木间的低语,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接着,“此间有句谁堪话”,“此间”指的是这片仙境或是诗人所在之地,而“有句”则暗示着这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玄机或是道理。诗人自问“谁堪话”,表明这种情感或真理非同凡响,寻常语言难以述说,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体验。
最后,“五百真人今在不”,“五百”具体数字也带有一种神秘色彩,而“真人”则是对道家仙人的尊称。诗中提到这些真人“今在不”,既可能是在叙述他们曾经居住于此,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渴望或寻觅,仿佛诗人正在追寻那些已逝或者隐世的仙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秘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不详
岳势扶舆峻莫攀,岂知深处锁幽闲。
千岩万壑争回互,别有乾坤藏此间。
祝融峰上蹑云根,咫尺苍霄欲手扪。
闻道东山曾小鲁,洞庭今已一毛吞。
元功初剪刻,妙处极玄玄。
醉墨谁家笔,于今合自然。
人之生也直,此物自长年。
雾雨晦深谷,风云乘半天。
扶危正须尔,得道亦超然。
惨澹空回盼,长吁立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