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腊

谓向年前稍自宽,恼人时序故多端。

几回水落还添浦,百样天晴却转寒。

未有梅开供探讨,若无酒遣太衰残。

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回想去年稍微宽慰些,恼人的时节总是变化多端。
经历过几次水退后江面更宽阔,即使天气晴朗也会突然转凉。
梅花尚未开放可供欣赏,如果没有酒,我感觉更加虚弱。
明天就是春天来临的地方,温暖的气息提醒我要留意观察。

注释

谓:回想。
向年:去年。
稍:稍微。
自宽:自我宽慰。
恼人:令人烦恼。
时序:时节。
故:故意。
多端:变化多端。
几回:几次。
水落:水位下降。
添浦:江面拓宽。
转寒:天气转凉。
梅开:梅花开放。
供探讨:可供欣赏。
遣:派遣,这里指消遣。
太衰残:过于虚弱。
明朝:明天。
春来处:春天来临的地方。
暖律:温暖的节气。
丁宁:叮嘱,提醒。
著眼看:留意观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送腊》,通过对年前时节变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中人事无常的感慨。首句“谓向年前稍自宽”暗示了诗人之前或许对年末稍感宽慰,但接下来的“恼人时序故多端”则揭示出季节更替带来的烦恼,因为天气反复无常,水位涨落不定,晴天之后又转寒冷。

“几回水落还添浦”形象地描述了水位的变化,暗示生活的起伏不定;“百样天晴却转寒”进一步强调气候的多变,给人带来凉意。诗人感叹尚未见到梅花开放,无法借此寄托对春天的期待,同时借酒消愁,以排解心中的落寞与疲惫。

最后一句“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诗人寄希望于明天春天的到来,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春天的暖意终将到来。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送蓬丘山人张以道归吉州

山人曾著宰官衫,了事还为马口衔。

别我三年无瞬息,思君一节尚巉岩。

人生契合常如此,吾道年来见大凡。

雨后只愁风力健,江空无计款归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送雷赴漕召(其一)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雷赴漕召(其二)

几年分阃作遨头,又拥皇华岁两周。

岂有休声勤注倚,尚持英簜但咨诹。

只今衮职须谁补,自古官身可自由。

相业青徐宁有定,好将功业张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雷赴漕召(其三)

我生虽晚亦匡庐,得见先生喜有馀。

止为包荒安邸舍,敢将入幕论乡闾。

一官贪禄无他望,四海安身即定居。

幽谷若因明主问,莫言臣邑有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