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十首(其八)邺中

山河百战鼎终分,叹息漳南日暮云。

乱世奸雄空复尔,一家词赋最怜君。

铜台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怀古十首(其八)邺中》。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乱世英雄的感慨和对文学才华的赞赏。

首句“山河百战鼎终分”描绘了历经战乱后江山易主的场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接着,“叹息漳南日暮云”通过日暮时分的景象,寓言了邺中(古代魏都所在地)的衰落与悲凉。

“乱世奸雄空复尔”批评了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不择手段的人物,认为他们的功业最终如过眼云烟。“一家词赋最怜君”则转向对文学才子的怀念,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曹植,他的文学才华在乱世中尤为突出。

“铜台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两句,借铜台(曹操的铜雀台)和石马(曹操墓前的石雕)遗迹,追忆往昔繁华,感叹人事已非。“吹笙伎”和“水文”分别象征着昔日的歌舞升平和历史的痕迹。

最后,“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描绘了荒凉的陵墓,秋草丛生,无人再能表彰那些英勇的汉将,表达了对英雄无处寻觅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抒发了对乱世英雄的沉思,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怀古十首(其九)金陵

山飞楼阁水飞霞,冷落春城宿乳鸦。

天阙双峰铦似戟,海门高浪白如花。

空劳御辇销王气,曾画长江作帝家。

五马渡边龙化后,南方文物掩中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怀古十首(其十)隋宫

谷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宫树不曾秋。

十年士女河边骨,一笑君王镜里头。

月下虹蜺生水殿,天中丝管在迷楼。

繁华往事邗沟外,风起杨花无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戊辰正月十日舟泊端州王础尘自开建适至令子紫巘招同李苍水过集高云客所寓华严精舍纵饮达夜即事成歌

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自为天地。

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自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

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

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

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

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

形式: 古风

登湛祯士新阁

新构闲斋事事幽,帘栊清寂胜前游。

疏篱引蔓时妨帽,老树扶人共上楼。

暮雨千家闻短笛,东风一绿遍平畴。

园林烟景元堪画,况有数峰来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