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攀钦之侍御招同彭应寿太守宝林寺饮

为惜春归强伴春,招携春酝对吾真。

茁芽银杏浓于酒,学啭黄鹂巧似人。

已借祇园开胜集,还思宝筏问迷津。

与君一酌频前席,若个三生是后身。

自哂鹿门浑欲老,谁云龙性未全驯。

客从分虎占循吏,人自呜骢识谏臣。

独愧草玄空寂寂,也陪浮白醉逡逡。

诸公岂是池中物,而我曾非席上珍。

出处总怜吾道在,醉醒宁问世人嗔。

敢缘綵笔争诗长,犹喜青山傲酒民。

老去积薪嗟汲黯,晚来投辖为陈遵。

烦知褦襶挥团扇,狂欲爬搔岸角巾。

下箸不须谈蜀蒟,为羹何必减吴莼。

千年河朔豪仍剧,十日平原迹未陈。

行酒尽教邀塔月,徵歌会见拂梁尘。

花明隔岸红初染,草映双林绿未匀。

但共松间看翡翠,从他阁上画麒麟。

主人更欲修春禊,休沐君其问水滨。

寄语春光谢知已,莫嫌沧海一穷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杨于庭在春日里与钦之侍御及彭应寿太守一同前往宝林寺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珍惜与赞美,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为惜春归强伴春,招携春酝对吾真”,表达了诗人不愿春天离去的心情,通过邀请朋友共享春酒,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珍惜。

颔联“茁芽银杏浓于酒,学啭黄鹂巧似人”,以银杏的嫩芽与黄鹂的鸣叫声作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颈联“已借祇园开胜集,还思宝筏问迷津”,既提到了在祇园举办盛会的场景,又以宝筏象征寻求人生道路的指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哲学的思考。

尾联“敢缘綵笔争诗长,犹喜青山傲酒民”,表达了诗人虽不敢与他人争诗名,却依然喜爱与友人在青山间畅饮的自在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4)

杨于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社集僧房仍移酌田家分韵得微字

空门浩劫驻流晖,遇赏同人愿不违。

搥磬法堂生午寂,浮杯僧担卸云飞。

雁鸿影澹书空远,络纬声悽得气微。

葭菼半藏渔父艇,豆花全护野人扉。

好将庭际垂杨线,为制霜前青芰衣。

细切橙齑鱼味美,新刍菊酿蟹脂肥。

四时览胜三秋最,千里论交一士稀。

试问吾曹开社后,东南风雅定谁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舟次立秋

俄惊一叶下长河,客路兼秋意若何。

乍喜清飙将暑去,更怜新雨赠凉多。

阴森岸树如搴幕,碎曳波纹似织罗。

风槛半扃萤巧入,夜砧初动雁偏过。

鱼鳞片片黏青汉,蟾影娟娟濯碧波。

局罢壶乾宵漏断,一声何处起渔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春皋即事

杨柳依依护草堂,几天新雨沃群芳。

郊原本是云为屋,墅圃还添竹作墙。

细水平流通曲岸,高山远照落横塘。

游鱼泼泼摇池阔,啼鸟喈喈弄昼长。

客子寻花过野店,农夫编黍葺荒庄。

烟霞作伴堪消渴,麋鹿同游岂病狂。

但向杯中时引满,何须户外问行藏。

凭人说尽安危事,江上春风燕几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燕市十四夜何稚孝太仆邀同苏虹如侍御姚孟长张叔载魏仲雪杨济之年大小集限灯字七言排律六韵

母呼燕市酒如渑,此夜从君醉不胜。

欲试春风三五艳,还看明月广寒澄。

楼头长系云为锦,雾里争飞火是缯。

珂里何人鸣玉佩,香车到处耀华灯。

祠传太乙焚膏粥,路忆星桥暗武陵。

歌罢落梅犹未晓,不知仙露为谁承。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