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子光

群鸡溷野鹤,意气独昂昂。

谁料红尘里,能逢白玉郎。

双凫俱北翥,一雁独南翔。

久别何须叹,相思岂易量。

声名过沈鲍,制作拟班扬。

笑我人材拙,何如袜线长。

流年悲白发,却老慕仙方。

仅得清而瘦,终期寿且昌。

篱边栽细菊,径底植修篁。

抱瓮田畦外,操觚涧水傍。

蹉跎千里志,愁绝九回肠。

公子多文翰,天葩压众芳。

朝廷崇礼乐,歌颂美成康。

堂上莱衣舞,阶前萱草香。

瑶琴弹绿绮,雅调合清商。

指日罗英俊,承恩步玉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对友人李子光的回应之作。诗中以群鸡与野鹤对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俗红尘,但心志高远,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诗人以“白玉郎”自比,寓意自己虽在尘世,却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诗中通过“双凫”、“一雁”的比喻,描绘了友情的离合与思念之情,即使长久分别,也难以衡量彼此间的深情厚谊。诗人进一步赞美李子光的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甚至将其与古代文学大家沈约、鲍照、班固、扬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

接着,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白发苍苍,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又向往长生不老,追求长寿与吉祥。他希望在田园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无论是种植菊花、竹子,还是在山涧旁挥毫泼墨,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子光文采飞扬的钦佩,以及对朝廷推崇礼仪音乐、歌颂盛世的向往。同时,诗人还提到家庭的温馨场景,如家人团聚时的欢乐舞蹈和萱草的香气,以及弹奏绿绮琴、合奏清商雅调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他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沉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还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远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答适庵李先生韵

价高由少室,望重自元纮。

奕世遗簪笏,清时识鉴衡。

文章尊贾董,智勇贱黥彭。

圭璧含馀润,埙篪协正声。

岳分嵩峻极,源出渭流清。

宾馆怜巢幕,侯门耻餍鲭。

平生敦夙好,俊逸蔼芳声。

律已纲常正,填心道义精。

鹑悬衣可结,毫健笔能耕。

诗垒时坚壁,词场夜斫营。

别来常慕蔺,何日遂班荆。

紫气宁临顾,函关枉候侦。

风姿劳我梦,月旦与谁评。

柏厉凌霜操,葵倾向日诚。

朝廷严战伐,川泽困渔征。

群竖凶犹活,诸公愤不平。

器攲因满覆,弨弛在排檠。

漕待木牛运,功须汗马成。

轮云知变态,金石见交情。

烟瘴连淮海,风尘隔蓟城。

行当洗兵甲,且复酌杯铛。

击壤欢农父,传书走价伻。

山林聊自逸,猿鸟不须惊。

凤阙瞻佳士,鸡窗忆旧盟。

蓬蒿栖仲蔚,松菊媚渊明。

琴调朝飞雉,笙歌午啭莺。

乾坤万里在,寒暑四时更。

愁发长千丈,吟髭白数茎。

穷居仍野处,坎止任流行。

相去如吴越,思君太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观灯家燕

佳丽皇都令节灯,堂怡寿母灿层层。

繁同列宿群环极,朗若明珠尽照乘。

角抵戏程罗广乐,烟花光放映觚棱。

不须朱幰临南陌,连夜庭除乐事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太夫人板舆初反庭前有牡丹一株连夜齐放艳丽异常若相视而笑以助欢菽水者太夫人为之色喜余奉觞上寿敬赋一律

瑞钟萱树冠人间,应遣花王佐笑颜。

朵袅孙枝成玖玉,色方舞彩总斓斑。

微风引馥调晨膳,轻雨凝珠列晓鬟。

燕喜仍烦君记取,年年堆锦祝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免归思母八首(其一)

游子言归戴主恩,庭萱遥想露华繁。

八旬将届称觞日,十载初招陟屺魂。

屈指承颜思缩地,先朝寄鲤祝加飧。

慈闱忆我还殊甚,飞梦时时见倚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