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妃引》由宋代诗人邢居实所作,描绘了王昭君从汉宫出塞至匈奴的悲壮故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昭君的美貌与才华,以及她离开汉宫后孤独、哀愁的生活境遇。
首段“汉宫有女颜如玉”,开篇即点出昭君的绝世容颜,如同美玉般珍贵。接着描述她在汉宫中的生活,夜晚在披香殿吹笙,白天在未央宫理曲,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土的思念。
“绛纱蒙笼双蜡烛,箫鼓声传春漏促”描绘了夜晚的宴乐场景,虽有欢声笑语,但昭君的心早已飞向远方。“玉辇三更别院归,夜深月照黄金屋”则表现了她最终不得不离开皇宫,独自一人在月光下走向未知的命运。
“莓苔满院无行迹,总为君王未相识”表达了昭君与汉宫的隔阂,以及她与君王之间无法跨越的距离。接下来的“上天仙人骨法别,人间画工画不得”赞美了昭君超凡脱俗的气质,即使是天上的仙人也无法描绘其美丽。
“嫣然一笑金舆侧,玉貌三千敛颜色”描绘了昭君在金舆旁的瞬间微笑,她的美貌让周围的人为之倾倒。然而,好景不长,“一朝远嫁单于国”揭示了她命运的转折,从此远离家乡,嫁给了匈奴的单于。
“罗帏绣户掩风香,一朝远嫁单于国”表现了昭君离开皇宫后的孤独与哀愁,她只能在异国他乡寻找一丝安慰。接下来的“金凤罗衣为谁缕,长袖弓弯不堪舞”描绘了她身着华丽服装,却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地舞蹈。
“一别昭阳旧院花,泪洒胭脂作红雨”表达了昭君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她的眼泪如同红雨般洒落,充满了悲伤与不舍。
“回头不见云间阙,黄河半渡新冰滑”描绘了昭君离开汉宫时的景象,她回望皇宫,只见云雾缭绕,黄河上的冰面也显得格外寒冷。接下来的“马蹄已踏辽碣尘,天边尚挂长门月”表现了她踏上征途,心中仍挂念着那轮遥远的月亮。
“黄沙不似长安道,薄暮微云映衰草”描绘了昭君在沙漠中行走的场景,黄沙漫漫,与长安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羌人马上鸣胡笳,绿发朱颜为君老”表现了她途中遇到的民族,以及她为了等待君王归来而逐渐老去的形象。
“西风萧萧郅水寒,啼痕不断几阑干”描绘了昭君在寒冷的西风中哭泣的场景,泪水不断地流淌。接下来的“年年看尽南飞雁,一去天涯竟不还”表达了她每年看着南飞的大雁,却始终无法回到故乡。
“少年将军健如虎,日夕撞钟搥大鼓”描绘了汉宫中的将军们,他们每日击鼓撞钟,生活充满活力。接下来的“宝刀生涩旌旗捲,汉宫嫁尽婵娟女”表现了汉宫中女子的命运,她们嫁入匈奴,成为了异族的妻子。
“寂寞边城日将暮,三尺角弓调白羽”描绘了昭君在边城的孤独生活,她只能依靠三尺长的角弓和白色的箭羽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最后的“安得猛士霍嫖姚,缚取呼韩作编户”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渴望,希望有像霍去病这样的猛士能够帮助昭君回到汉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昭君从汉宫到匈奴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