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其一)感秋词

待凉小立秋千外,争如旧年秋态。

怕说秋来,还说秋去,可是秋心无赖。赏秋至在。

费忙里秋吟,枉婴秋痗。

好迭秋笺,和他秋露写余嘅。问秋今尚余几。

又重番秋雨,把秋揉碎。

花诧秋魔,月嗟秋蚀,酝酿秋情如醉。秋虫苦吠。

似对我悲秋,凄然秋籁。秋梦支离,恨秋宵无睡。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台城路·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秋意的独特感受。开篇“待凉小立秋千外”,描绘出词人在秋日凉意中独自站立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期待。接着,“争如旧年秋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怕说秋来,还说秋去”则揭示了词人心中的矛盾与无奈,对秋天的到来和离去都感到既害怕又无法抗拒。

“秋心无赖”四字,形象地刻画出词人对秋日情感的复杂,难以言表。接下来,“赏秋至在”、“费忙里秋吟”、“枉婴秋痗”等句,通过忙碌的生活和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秋天的深深感触,既有欣赏也有疲惫。

“好迭秋笺,和他秋露写余嘅”表达词人试图以文字记录和抒发对秋天的情感,而“问秋今尚余几”则透露出对秋天即将消逝的追问。随后,词人感叹秋雨的连绵和月光的黯淡,以及花儿对秋风的惊惧和月亮对秋夜侵蚀的哀叹,营造出浓郁的秋日氛围。

最后,“秋虫苦吠”、“凄然秋籁”和“秋梦支离”等词句,通过秋虫的悲鸣和梦境的破碎,传达出词人深深的秋愁和失眠之苦。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秋意的独特感知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其二)哀张紫帆

芙洲与共停吟屐,落拓客怀难遣。

选胜评棋,买春敲韵,消去旅愁何限。浪游已倦。

又败笠冲寒,残阳车蹇。

万里蛮荒,乡心怎禁悲芦管。俊才信多命舛。

甚绕枝轧轧,昏鸦破卵。

肠断春云,心惊瘴雨,都入牛腰行卷。鬓丝搔短。

悔病误相如,茂陵秋晚。凄绝天西,剩方诸泪满。

形式:

薄幸.女士贺双卿,才貌清绝,诗词娟秀,误嫁农人,备尝艰苦。史悟冈西青散记述其崖略,读之凄然

绡山闺媛,有如此、锦心绣口。

造物忌才成惯例,怎得雀屏嘉偶。

任凭伊、饷黍浣衣,遂令人比梅花瘦。

把炯炯痴情,鳏鳏私恨,和泪写词多首。

自唱了随鸦曲,应和与鸦相厮守。

信画楼金屋,谪仙无分,欲销魔焰谁能彀。

事喧皖右。付西青妙笔,便传芳泽千秋后。

魂兮知否。莫悔青春虚负。

形式:

贺新凉.壬申季夏客居邛廨,蕉窗送雨,烦襟洒然,张紫帆枉存,同赋此解

身世如薸寄。被炎风、吹来此住,饱参凉意。

一桁虾须钩上未,人坐午阴疏际。

细检点、兰煤檀粹。

借取金貌薰最好,袅烟痕、篆作回文字。

蓦一阵,妙香递。潇潇夜雨声悽戾。

倚胡床、睡魔未隐,容心先碎。

海样深愁都搅起,赢得泛澜清泪。

只羡煞、买山引退。

筑个团瓢画可读,却此生长在清凉地。

胜今日,情憔悴。

形式:

满江红(其一)题胡雪渔山水画

画里卜居,消不尽、寻常风月。

还暇日、呼邻聚话,茶凹酒凸。

残雨过林云不定,霁虹落涧日将没。

有前头、观瀑野人来,飞双凫。古刹外,榕阴阔。

短亭外,杉阴窄。又渡旁店,酒旗盈幅。

淼淼江流回几曲,巉巉石磴盘千折。

似莽苍、三百里嘉陵,雪渔笔。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