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其四)己未八月二日新桃源和韵

吴翁里第还巾角。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醨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濩落。更莫问、是非今昨。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吴翁里第还巾角”即设定了一个秋夜雨中的宁静氛围,翁指古代屋顶的装饰物,这里的“还巾角”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紧接着,“不妨天地席幕”则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观,诗人似乎将个人的小世界与广阔的自然界相联系,不再受世俗之束缚。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醨薄”,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追求。家僮指的是家中的仆人,他们的归来带来了信息或是即将到来的喜悦,诗人因此吩咐准备美酒,不必过于在意那些琐碎的小事。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豁然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分别,本就如同头发上的尘埃,不必过分挂念,重要的是要把握当下,一笑置之。

“人世大都濩落”,这一句则是对人世间一切事物皆有尽头、不复再来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生命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更莫问、是非今昨”强调了不要过分纠结于过去的成败得失,以及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诗人主张的是一种顺其自然,不去追究那些已然成空的往事,是与非,应随风去。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雨景的描绘和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淡看功名的一种高远境界。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秋夜雨(其二)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云头电掣如金索。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秋霁(其二)己未六月九日雨后赋

阶砌吟蛩,正竹外萧萧,雨骤风驶。

凉浸桃笙,暑消葵扇,借伊一些秋意。枕边茉莉。

满尘奁、贮香能腻。也不用,玉骨冰肌,人伴佳眠尔。

谁信此境,渐入华胥,旷然不知,庄蝶谁是。

笑邯郸、羁魂客梦,贪他荣贵暂时里。

飞鼠扑灯还自坠。

展转惊寤,才听禁鼓三敲,夜声寥阒,又般滋味。

形式: 词牌: 秋霁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捷书夜半甘泉去。报天骄膏斧。

摩空铜垒,闸流瞿滟,扫清云雾。

楼兰飞馘,焉耆授首,谩夸称前古。

须知开庆,太平千载,方从今数。

形式: 词牌: 贺圣朝

贺新郎(其二)和翁处静桃源洞韵

拍手阑干外。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

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

也幻出、云山烟水。

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

时可醉,醉扶起。瀛洲旧说神仙地。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

又过雨、亭皋初霁。

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

谁念我,鹪鹩志。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