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早行》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生动的视觉与听觉元素。
首句“梦中闻得子规啼”,以梦境开始,子规鸟的啼声打破了宁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次句“灯下惊呼马亦嘶”,则从梦境转至现实,灯火昏黄中,马儿的嘶鸣更添了几分急切与紧张,营造出一种即将启程的氛围。
接着,“宿雾故迷山远近,肩舆才辨路高低”两句,通过雾气和山路的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朦胧与挑战。雾气缭绕,使得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而乘坐的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起伏的山路上辨识着道路的高低,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
“鸡鸣犬吠遥相应,野草幽花自不齐”描绘了一幅乡村早上的热闹景象。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相互应和,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而野草与幽花虽各自生长,却也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多样性。
最后,“待得晨光开霁色,不知行道几人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旅途的思考。随着晨光的破晓,旅途的迷雾逐渐散去,但同时也引出了对行道上可能遇到的迷茫与困惑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