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在东轩中静坐读书、品酒赏竹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高人”、“东轩”、“朝市言”、“图书”、“竹”、“天香”、“芳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高人相对东轩下”,开篇点明了人物与地点,高雅之人与东轩相映成趣,暗示了主人的身份与环境的高洁。“竟日曾无朝市言”,强调了高人在此地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过着清静无为的日子。“几卷图书几竿竹”,进一步描绘了书房的布置,图书与翠竹并置,既体现了主人的学识与爱好,也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天香冉冉泛芳尊”,以“天香”形容书房中弥漫的书香与酒香,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温馨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生活的品质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趣味,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