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行赠朱大理

少年为儒不习吏,天子试政谒廷尉。

耳剽刑书非所堪,手持法律了莫谓。

是时朱博材过人,平反轻重称绝伦。

谳常八九中意指,谈每一二相开陈。

冉冉府中趋独久,迢迢忽拜遐邦守。

万里驱车仗此身,一朝投劾遭多口。

世事升沉安可知,人生聚散更难期。

海内萍踪各飘转,天涯柳色几相思。

我本与君同里闬,十年不寄云中翰。

阊阖门前会面时,把臂道故两增叹。

自言彭泽早归来,却笑平原尚羁宦。

看君遗世有高情,失路何曾气不平。

薄暮乘舟入湖去,似闻抚缶作秦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阊阖行赠朱大理》由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通过描绘朱博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了其从年轻时的儒生到成为大理寺官员的成长历程,以及在官场中的起伏与个人情感的变化。

诗的开头描述了朱博年轻时选择从儒学转向学习法律,面对法律条文的严苛,他持之以恒,最终在大理寺展现出卓越的司法才能,公正地处理案件,深得人心。随后,朱博被提拔为边远地区的官员,远离京城,肩负重任。在万里之外的任上,他因不满某些政治环境而辞职,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聚散的感慨。诗中提到,即使在天涯海角,人们的情感依然相连,如同海上的浮萍和柳树的相思。

最后,诗人回忆起与朱博在家乡的相遇,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朱博自述早年便辞官归隐,而自己则仍在官场上奔波,但朱博的高洁情操让诗人钦佩,即使遭遇困境也不失气节。诗的结尾,诗人想象着朱博乘舟离去,似乎听到了他在船上弹奏的秦地音乐,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朱博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荅周山人惠镜囊歌

我有古镜字明月,爱惜相持走燕阙。

少年被服方冶容,矫首胜冠正玄发。

此时明镜炯无尘,一片银华四座春。

青鸾每开宝台曙,丹凤双盘玉匣春。

山精辟易不得近,嫫母羞窥何敢嗔。

愿葆明光虚室里,绝胜冰壶与止水。

察见渊鱼似不祥,况复蛾眉最相忌。

周郎解赠锦绮囊,绳穷缄发回龙光。

谁家窈窕濯素手,当窗刺绣结衷肠。

规形恰与美璧合,藻艳巧夺菱花妆。

由来尚象乃成器,拜君佳贶感君意。

姱行惊时亦易污,神物深藏岂轻示。

守黑须从老氏谟,用光却笑稽生累。

与君结交肝胆见,世上纷纷尽如面。

一朝慷慨爱已捐,万金挥斥心能贱。

皇生佩囊如佩韦,韬精埋照承馀辉。

形式: 古风

观唐太史吴门射歌

君从弱冠起明经,文藻争先掞汉庭。

兰台给劄因成草,石室紬书屡杀青。

此日公车承宠渥,讵言金马栖方朔。

昨来上疏批龙鳞,不独谈经折入角。

翻疑君厌承明庐,诏令归就碧山居。

减尽瘦围怜沈约,病多消渴类相如。

隐姓潜行吴市东,却求剑术想英风。

繫筑夜宿专诸馆,袖锥朝过阖闾宫。

清秋猎骑平原上,白日张侯矍圃中。

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

风前报道百叶穿,云际惊看两鸿死。

是时观者愕相向,我亦心雄气增壮。

灞亭醉尉苦莫嗔,渔阳老将嗟推让。

圣主同时最好文,诸贤幸厕从官群。

那知好恶多更易,况兼踪迹有离分。

公孙客馆丘堪甚,郑庄推毂遂无闻。

但云海外求方士,更传天上出将军。

勿向长门奏辞赋,请从遐塞勒功勋。

形式: 古风

林酒仙歌

君不见昔日林师东习禅,常时乞食阖城边。

床前不学维摩生,瓮下翻同吏部眠。

从此市人皆识姓,醉呼酒仙归每应。

通好何须法器贻,相逢但遣香醪赠。

饮者家遭雷电来,延师秘咒不为灾。

驱石遥从洞门至,返风曾渡太湖回。

梅侯为郡有贤声,云汉劳思济众生。

钵内龙鸣晨作雨,锡边虹见晚移晴。

君不见自古异人多变幻,葛陂神应偏能惯。

左慈却被世主嗔,长房亦受诸魔患。

弟子传灯生道晤,历历犹能语平素。

已知前是辟支身,安用亲承刺史顾。

我歌酒仙尔试听,处世由来忌独醒。

为问六牙求證果,因看万物若浮萍。

啸别虎溪携策去,莫向罗天苦诵经。

形式: 古风

壬寅岁除歌

端居冉冉速流光,往事悠悠耿不忘。

击剑总为行乐地,斗鸡曾结少年场。

晚慕诗书才十五,因耽文史三冬苦。

夜见萤飞车氏囊,朝看鱼出莱芜釜。

从此家园懒不窥,长无乡曲誉相推。

且甘寂寂龙蛇卧,安用区区燕雀知。

一朝谒帝承明上,不惯随人走俗状。

言将调笑恐侏儒,谓可优游取卿相。

转盼今经二十年,循迹谁知事不然。

由来直道时方忌,重以修能世岂怜。

浮湘贾谊空投赋,执戟扬雄独守玄。

君不见朱云四十始改节,远从博士受易说。

逢时吐胆汉廷中,绕陛争呼丹槛折。

又不见山公四十起郡吏,投传羞为部从事。

遇主遂厕三公间,总揆还称百官治。

我却无闻强度春,宦游减产久沈沦。

未果官阶能复祖,非关郎署可潜身。

坐惊芳岁明朝过,烂醉香醪勿重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