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颠墨竹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

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

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

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

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蒋廷锡的《题小颠墨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赞美了画中竹子的真实与神韵。首句“画竹不如真竹真”,强调了真竹的自然之美难以模仿,接着“枝叶易似难得神”进一步指出,尽管画工技巧高超,但难以捕捉到竹子的精神气质。诗人认为,无论是风晴雨露的变化,还是竹子带给人们的意蕴,都只有在真竹中才能找到。

“子瞻与可无其人”暗指苏轼和文同,他们是宋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竹,这里用来衬托画家的技艺未能达到他们的高度。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去年种下的新竹,它们逐渐成长,为茅屋增添生机,甚至能以竹的坚韧来净化自己的世俗之心。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描绘了雨后竹影婆娑的景象,月光与竹叶相映,显得静谧而富有诗意。张子面对此景却无言以对,只能通过淋漓泼墨,表达出别样的思绪。此处的“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形象地展现了画家的创作灵感,每一笔都仿佛带着竹子在风雨中的声音。

最后,诗人提议将这幅墨竹画挂在乾明寺中,让壁石上刻下张颠(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名字,以此彰显画作的艺术价值和画家的独特风格。整首诗通过赞美墨竹,既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也寓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收录诗词(15)

蒋廷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陶子师任昌化

崖门图画便凄然,况复穷荒在日边。

道险不知山水趣,法宽犹用宋元钱。

月明黄木湾头驿,人语红蕉花畔船。

只有一端廉吏计,木棉花发省装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戌除夕

间过流光实可怜,半生狼藉旧山川。

灞桥风雨留残迹,瓜步云烟忆渡船。

庾信声名《枯树赋》,贾生经济《治安篇》。

此情已作今宵梦,细数更筹待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家园消夏(其一)

荒畦种蚕豆,小圃栽萝蒿。

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

缅怀一亩宫,犹是先人膏。

一时功名意,于我吹鸿毛。

清晨石上立,爽气西山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家园消夏(其二)

会意不在远,偶吟兴自适。

松花缀黄玉,香气发蒸栗。

落粉如饭煮,不向道人乞。

静观草木趣,闲得鱼鸟逸。

看月有隙地,弹琴有壤室。

世事比狮子,解弄得六出。

来日苦尚多,得失那可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