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为送别使者潘仲鲁出使交南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使命的庄重态度。
首联“君行不是请长缨,旧制藩封事有名”,以“请长缨”典故,暗示潘仲鲁此行并非寻常出使,而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同古代将领手持长缨,征战四方,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同时,“旧制藩封事有名”则强调了出使的制度性和重要性,潘仲鲁所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和权威。
颔联“此地先朝曾版籍,于今王上共升平”,点明了出使之地的历史渊源和当前的和平局面。这里提到的“版籍”指的是记录领土和户籍的官方文件,意味着交南地区在历史上的归属和管理,如今在王上的治理下,实现了和平稳定。
颈联“九天雨露来恩命,万里江山拥使旌”,描绘了出使的庄严场景。九天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雨露比喻恩泽,象征皇帝的恩赐和关怀。万里江山则是出使的广阔范围,使旌代表使者,这一联表达了出使任务的重要性和国家对使者的信任与支持。
尾联“年少允宜投笔早,休教临祖动离情”,是对潘仲鲁的勉励和祝福。鼓励他年轻时就应勇敢承担重任,不要因为即将离别而感到悲伤。投笔早,意指年轻时就投身国家大事,体现了对青年才俊的期待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对友人出使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