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康柳下锻图

何所闻而来?不妨柳下锻。

何所见而去,魏鼎不复爨。

哀哉志士千古心,有锤弗锻跃冶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稽康柳下锻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开篇,想象一位志士如嵇康,为何来到柳树下进行打铁活动。"何所闻而来"暗示了他可能因某种理念或追求而来,而"不妨柳下锻"则表现出他选择在此地默默实践,不畏世俗的眼光。

接着,"何所见而去,魏鼎不复爨"进一步揭示了志士的决心和坚守。魏鼎象征着国家的重要器物,不再被烹煮(爨),意味着他不愿妥协,即使面对困境,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势所动。

最后两句"哀哉志士千古心,有锤弗锻跃冶金"直接表达了对嵇康这样有高尚节操的志士的敬仰与哀叹,他们心中怀揣着坚定的理想,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锤炼自我,铸就精神之金。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出一个坚韧不屈、追求理想的志士形象,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人格的崇尚。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乡捕鱼图

人言东坡谪居海上时,顾见渔钓之家乐嬉嬉。

问其生涯、烟波万顷舟一叶;

问其日给、虾蟹小鲜日三炊。

有时大鱼入网即沽酒,有时顺风张帆即解维。

不知朝廷尊严,百官侧枕听鸡起;

不知行役戴星,出入世途愁险欹。

篷窗齁齁子女睡,竹笛呜呜朝暮吹。

坡闻其言惨不乐,我身何有恒百罹?

瘴海南浮天接水,家乡往往梦见之。

何如此渔者,生不触祸机。

粗衣粝饭既饱暖,高盖大马空奔驰。

我观此图重叹息,无乃有似,坡翁所见画入无声诗。

金绯贵官一射猎,渔钓江湖劳梦思。

投毫写图意可见,一舸秋风双鬓丝。

形式: 古风

送峡州何学正

夜雨西陵树,春风燕喜亭。

学宫资裁正,士类仰仪刑。

天险开三峡,人心系六经。

哀猿月中啸,莫作异乡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泉州蒙古学正

王制严心画,臣工重古人。

朝廷政典大,岭海学宫新。

番舶槟榔唾,邮签荔子尘。

方言若翻译,谁与计偕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白主簿二首(其一)

牢落慈湖馆,于今二百年。

闲居仍悯已,解易尚成编。

吾道乾坤大,斯文日月悬。何时甬东路?

入邑拜前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