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质夫帅广时以酒六壶寄东坡于惠州书到而酒不至东坡有诗传在人口思召作广东漕翌适居曲江亦惠六尊且云吾家故事也为作此诗

西枢镇番禺,绍圣之初年。

覆露落南人,雅意极周旋。

六尊南海春,万里罗浮仙。

先生洗破觥,使者张空拳。

五十有六字,至今星斗悬。

君持泽国节,我赋囚山篇。

欣然故事脩,要使家法传。

礼等百牢我,情均一觞天。

夜来灯有花,不忧爨无烟。

但恨语无味,何以追昔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西枢镇番禺,那是绍圣初年的时光。
他庇护南方人,待人真诚周到。
六尊美酒在南海春中,遥想万里之外的罗浮仙景。
先生举杯尽欢,使者却空手而来。
那五十六个字,至今仍如星辰般悬挂心头。
你持守着水乡的节操,我写下囚山的诗篇。
我们欣然修整旧事,要让家风传承下去。
你的礼仪如同百牢盛宴,我的情感与一觞天公相当。
夜晚灯火闪烁,不必担心炊烟断绝。
只遗憾言语乏味,如何能追忆往昔的贤者。

注释

西枢:地名,可能指当时的行政区域。
番禺:古地名,今广州的一部分。
覆露:庇护、照顾。
南人:指南方的人。
罗浮仙:传说中的仙人或仙境。
洗破觥:形容豪饮尽欢。
使者:指传达信息或命令的人。
星斗:比喻记忆深刻。
泽国:水乡,沼泽之地。
囚山:可能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故事脩:修整、整理过去的事件。
家法:家族传统或规矩。
百牢:古代祭祀时的盛大宴席。
一觞:一杯酒。
爨:烧火做饭。
恨:遗憾。
昔贤:过去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广东惠州时与友人的情谊交流。诗中通过对酒的寄送和期待,以及对昔日贤者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情深和对往事的怀念。

首句“西枢镇番禺”即点明地点,是广州的一个地方,历史上曾是南越国都城。接着,“绍圣之初年”指的是宋哲宗绍圣年间,即公元1094至1097年间。此时诗人朱翌担任惠州通判,负责当地的行政工作。

“覆露落南人”中的“南人”可能是指居住在南方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称。这里的“雅意极周旋”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高雅追求。

下面,“六尊南海春,万里罗浮仙”中,“六尊”可能是指当时惠州某个宗族或集团,这里的“南海春”与“万里罗浮仙”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罗浮山在广东,是道教名山,常被诗人用来象征清净和高洁。

接着,“先生洗破觥,使者张空拳”中的“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而“使者”则可能是指官方的使者。这里的“洗破觥”和“张空拳”都是形容两人在交往中不拘小节,坦诚相待。

“五十有六字,至今星斗悬”表明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并且时光流转,这份情谊如同星辰一样永恒存在。

接下来,“君持泽国节,我赋囚山篇”则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相互激励,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这里的“囚山篇”可能是指某种被困境的作品或心声。

“欣然故事脩,要使家法传”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以及希望将这种美好的家庭教诲传承下去。

“礼等百牢我,情均一觞天”则进一步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平等,如同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最后,“夜来灯有花,不忧爨无烟。但恨语无味,何以追昔贤。”这里的“灯有花”可能是指灯光闪烁,但没有实质的火焰;“不忧爨无烟”则表明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而“但恨语无味”则是对无法用言语表达深情的遗憾,以及追忆过去贤者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生活态度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游月岩诗

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馀,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形式: 古风

谢人寄砚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蓄。

敢遣良工开下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鸲鹆。

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公今遣一从我游,谨当配以蟾蜍玉。

形式: 古风

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

风行水上初如织,任使荡云高沃日。

屏翳歇去冯夷归,本体湛然无损益。

风本无形不可画,遇水方能显其质。

画工画水不画风,水外见风称妙笔。

清泉道人乃了此,笔下渊源心自得。

斜斜一字浅可揭,渺渺横滩晚尤急。

规模上继蜀两孙,妙处直度吴诸戚。

老夫老矣不观澜,但爱漪涟才咫尺。

面墙注目风萧萧,渔浦西兴待晚潮。

纵贫那肯拆波涛,还渠并州快剪刀。

形式: 古风

谢方务德惠粟麦

投闲闭门且稳坐,动辄有碍天难测。

钱神不肯赴招要,疟鬼乘时作寒热。

要之贫困真我道,一一为向儿童说。

山中宿麦旧为农,瓶无储粟今何拙。

甑尘不扫爨未烟,米尽自从仁祖索。

元英之孙陈义高,急遣樵青分粟麦。

细舂落落簸珠圆,退磨纷纷飞玉屑。

粥香恍若在僧坊,面熟又将思水厄。

从来藿食不谋国,饥即须餐困仍歇。

笑杀多牛足谷翁,何用诗肠生锦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