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其三)

鼠绕枯藤啮未休,得如此老死何求。

翁踰八十媪黄发,孙见曾玄儿白头。

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

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老鼠围绕着枯萎的藤蔓不停啃食,这样的老去又有什么所求呢。
老翁已过八十,老妇人头发斑白,孙子看到的是曾祖父和玄孙,大家皆已白头。
老人一身简朴,回到自己的小屋,每年的时节都在祭祀祖先的狐丘。
一生的心事无人理解,只能交付给秋天满地的菊花。

注释

鼠:老鼠。
枯藤:枯萎的藤蔓。
啮:啃食。
何求:有什么所求。
翁:老翁。
媪:老妇人。
黄发:斑白的头发。
曾玄儿:曾祖父和玄孙。
幅巾:简朴的头巾。
茧室:简陋的小屋。
岁时:每年的时节。
狐丘:祭祀祖先的地方。
百年心事:一生的心事。
无人识:无人理解。
黄花:菊花。
满地秋:秋天满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鼠绕枯藤啮未休,得如此老死何求。"一句表明诗人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即使是小动物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吃的东西,而人类到了这个年龄,也许只剩下等待死亡,但又有什么更多的追求呢?

接下来的两句"翁踰八十媪黄发,孙见曾玄儿白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自己已经老到了八十岁,头发变白,而自己的孙子也已经是白发苍苍,这种代际变化让人感慨。

"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则描写了诗人晚年隐居的生活,可能是在山中的一间简陋的小屋里,每逢佳节,只能用简单的食物祭祀祖先。

最后两句"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表达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对自然的感悟,都难以被他人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寄托于自然之中,尤其是在秋天,那漫天的黄花似乎成为了他情感的载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其二)

天寒白月堕西湖,血泪啼枯听薤歌。

食子俱亡收子在,近孙犹少远孙多。

北邙有地存诗窖,后圃无人负鞠窠。

欲志鲁山惭四绝,空遗陈迹照松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其一)

英雄千古入泉台,八十馀龄死更哀。

隐谷云归龙已老,吟坛月堕鹤空回。

黄花满地诗人老,青槚成阡吊客来。

白发盖棺公事了,朔风世路正黄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吏部刘谦山

犹记青原白鹭盟,转头宿草上新茔。

屋梁月落丹心在,海水天寒白发生。

樽酒十年儿女泪,篇诗两地弟兄情。

盖棺事了君无愧,未死遑知身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劲轩郑府理

东林冠盖旧耆英,百尺丰碑志墓茔。

经济志高官职小,睦姻义重货财轻。

永平仓下遗红粟,仁寿堂前有紫荆。

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