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路已知晚,山花长见春。
曾为独醒者,归学耦耕人。
小妇能蚕事,诸孙理钓纶。
青天五柳下,藜杖一閒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后的感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世路已知晚"表达了对世俗道路的厌倦,意识到人生已步入晚年;"山花长见春"则以山中常开的野花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宁静。诗人自比为"独醒者",后来选择回归田园,过上与农夫相似的生活,"耦耕人"象征简单淳朴的农耕生活。
"小妇能蚕事,诸孙理钓纶"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和谐画面,妇人料理蚕桑,孙子们则在河边垂钓,各自忙碌而自得其乐。最后两句"青天五柳下,藜杖一閒身",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天之下,手持藜杖,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五柳象征隐士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世纷扰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恬淡,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菰城秋欲老,儿女亦欣然。
罢社金香酒,迎寒雪色绵。
登场鸟雀下,出市鱼虾鲜。
兴发苕溪畔,长吟梁甫篇。
偶来天目卧,修竹自成居。
飞瀑面衡宇,青山手道书。
花间谢车骑,镜里出樵渔。
不学于陵叟,桔槔恒晏如。
犊外收春雨,松间候夕舂。
比邻过流水,燕坐数诸峰。
白帢野人狎,篮舆刺史逢。
愀然云色变,或恐出从龙。
上方期不住,初地已成赊。
握手苍梧阔,题诗白日斜。
坐深闻圣乐,别至散天花。
归向曹溪路,新诗悟后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