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四)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识尘中上品流。

不见真宗归物理,难知妙道后先休。

生前内鼎宜烹鍊,殊胜华池好渐修。

但见完全凭土德,能调火候药皆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人的内心往往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是因为不认识那些尘世中的优秀人物。
没有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就难以理解精妙的道理,不论先后都应不断追求。
在生前应当修炼内心,如同在内鼎中炼丹,这比在华丽的池塘边慢慢修行更有益。
只有看到内在的完美,才能依靠大地的滋养,掌握好生活的节奏,让药物达到最佳状态。

注释

人心:人的内心。
多是:往往。
少相投:难以找到志同道合。
非识:不是因为不认识。
尘中上品流:尘世中的优秀人物。
真宗:事物的本质。
归物理:领悟事物的本质。
妙道:精妙的道理。
后先休:不论先后都应不断追求。
生前:在生前。
内鼎:内心。
宜烹鍊:应当修炼。
殊胜:更有益。
华池:华丽的池塘。
完全:内在的完美。
土德:大地的滋养。
能调:能掌握。
火候:生活的节奏。
药皆秋:药物达到最佳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赵 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哲理性质的诗歌,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宇宙以及修炼之道的深刻思考。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识尘中上品流。"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观点:人们之间难以找到真正的心灵契合,这种契合不在世俗的尘埃中,也不是通常所说的高尚的情操。这里的“少相投”指的是难得的精神上的相通,而“非识尘中上品流”则表明这种相通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不见真宗归物理,难知妙道后先休。"

这两句诗探讨的是宇宙和生命的根本问题。“真宗”指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归物理”是说回到本源自然的规律。而“妙道”则是指通往真理的道路,“后先休”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寻找永恒的安息。这两句表达了对宇宙真理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艰难。

"生前内鼎宜烹鍊,殊胜华池好渐修。"

这两句诗则涉及到修炼之道。“生前内鼎”指的是在生时内心的锻炼,“宜烹鍊”则是说应该通过修炼来提纯自己。而“殊胜华池”则可能隐喻一种高级的、非凡的修炼方法,“好渐修”表达了对这种修炼之道的肯定和推崇。

"但见完全凭土德,能调火候药皆秋。"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一个理想状态的描绘。“完全凭土德”可能意味着达到一种完美的自然状态,“能调火候药皆秋”则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在处理复杂的事物(比喻为“药”)时,也能够像秋天收获果实一样,轻松而自如地掌控一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心、宇宙和修炼之道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一)

逍遥通大道,物象古从今。

一气无穷极,三才妙更深。

愚迷皆自缚,圣境可周寻。

消息存亡理,先忧力不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逍遥咏(其十二)

梦寐其中物,常人何得知。

阴寒三数变,阳暖两相宜。

宿世终皆有,无缘勿强为。

真铅归至道,龙虎笑华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逍遥咏(其十六)

交结从头有顺违,方知雾散若云飞。

超凡入圣含金体,抛弃迷蒙挂紫衣。

细认消停无远近,分明意外隐玄机。

相逢配偶为闲事,谁解调持得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逍遥咏(其六)

一法归千法,真如即是真。

迷情终不见,达了悟知因。

海纳分他境,心平故可亲。

但明修鍊路,善业尽随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