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四)

枯木糁瑶花,虚庭封玉砌。

少室谩安心,神光空折臂。

不堕功勋一色边,阑干谁共倚。

形式: 偈颂

翻译

枯木上点缀着瑶花,清冷的庭院被冰雪覆盖。
想要在少室山静心修炼,却只落得神光损耗,手臂空折。
功名利禄不再挂念,无人共享这栏杆的孤独。

注释

枯木:形容枯朽的树木。
瑶花:美玉般的花朵,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
虚庭:空旷的庭院。
玉砌:用玉石装饰的台阶或建筑。
少室:古代山名,道教名山之一。
谩安:徒然、空自安慰。
神光:道教中指修炼者的精神光辉。
空折臂:象征精神上的损失。
功勋:功绩和荣誉。
一色边:指世俗的功名利禄。
阑干:栏杆,这里借指孤独的境地。
倚:依靠,共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禅意的画面。"枯木糁瑶花",将枯朽的树木与珍贵的瑶花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繁华与寂寥的并存。"虚庭封玉砌",则以洁白如玉的台阶比喻心境的洁净,庭院空旷,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孤寂。

"少室谩安心",诗人提到少室山,这在中国佛教中是著名的道场,但诗人却说安心于此并无实益,可能暗指追求世俗的宁静并不能真正解决内心的困惑。"神光空折臂",这里的"神光"可能象征着修行的智慧或精神力量,"折臂"则寓言了付出努力却未能收获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不堕功勋一色边,阑干谁共倚",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不愿陷入单一的追求之中。"阑干谁共倚"则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寻求陪伴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

德山软顽,云门放憨。救不得也,瞿昙瞿昙。

我也无端入闹篮。

形式: 偈颂 押[覃]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三)

薄福住山,浑无暇日。忙时直是闲,缓处非常急。

驱园夫奴子,锄菜地,扫松行;

指莫监杨团,拆东篱,补西壁。

眼前事乱如麻,脚跟下黑如漆。

蓦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何太区区,只向道,任是七佛祖师,亦无这个消息。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六)

共饭江湖,何须晙斗。含血喷人,先污其口。

结成不共戴天冤,句句无非是骂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

大道无方,至尊无位。睿哲文明,垂衣而治。

尧风舜日万斯年,举世无思不戴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