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落成的武威楼,位于城南,由守帅余廷心在安庆任上所建。诗人张昱以名将与名儒的典故开篇,暗示守帅不仅有军事才能,也有文人墨客的风范。接下来,他通过描绘城墙的雄伟壮观和大门的威严装饰,展现了这座建筑的气势。
"城绕朱阑连百雉"形象地描述了城墙的高大,"朱阑"指红色的栏杆,"百雉"形容城墙之长,显示出防御工事的坚固。"门排画戟壮群乌"则以排列整齐的画戟(象征军权)和众多的乌鸦(可能寓意士卒)来强化守卫的森严。
"云开五老招何及"暗指守帅未能及时邀请五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前来观赏,流露出一丝遗憾。"秋对九峰清有馀"则借秋天的清新景色烘托出武威楼的宁静与高洁,与五老的缺失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期待能将这座楼的建成事迹刻于美玉之上,留下永久的纪念,并希望得到庐陵(地名,可能指守帅的故乡)才子蔡襄的题跋,以此增添楼阁的文化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武威楼的建设成就,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守帅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