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安赖汝恭溪山风月亭

亭俯清漪揖翠岑,好风吹面月盈襟。

濯缨孺子沧浪兴,抱膝高人梁父吟。

流转韶光兰满砌,婆娑秋景桂成林。

为君唤起栖梧凤,瑞旦来仪磬乐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亭子俯瞰清澈的水面,迎接青翠山峰,微风拂面,月光洒满胸怀。
像屈原在沧浪水边洗涤帽子,高尚的人怀抱膝盖吟唱梁父吟。
时光流转,兰花盛开在台阶,秋天的景色如桂树林般婆娑。
我为你召唤栖息在梧桐树上的凤凰,吉祥的日子,钟磬奏出和谐的音乐。

注释

亭:亭子。
俯:向下看。
清漪:清澈的水面。
翠岑:青翠的山峰。
濯缨:洗涤帽子,比喻超脱世俗。
孺子:指有志向的年轻人。
沧浪兴:屈原《渔父》中的典故,象征隐逸之志。
流转:流逝。
韶光:美好的时光。
兰满砌:台阶上长满了兰花。
婆娑:姿态优美摇曳。
桂成林:桂花树成林,象征秋季景色。
栖梧凤: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吉祥。
瑞旦:吉祥的日子。
磬乐音:古代打击乐器,此处指和谐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谷之中。

"亭俯清漪揖翠岑,好风吹面月盈襟"两句描写了诗人在一座临水的亭子里,俯瞰着清澈见底的溪水与对岸青翠的山峦交相辉映。这里的“好风”、“月盈襟”都营造出一种和谐宜人的环境氛围。

"濯缨孺子沧浪兴,抱膝高人梁父吟"则转而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嬉戏的场景,以及一位抱腿而坐的老者正在吟诵着诗书。这里的“濯缨”、“抱膝”都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

接下来的"流转韶光兰满砌,婆娑秋景桂成林"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韶光流转,兰花盛开,秋天的风景如诗如画。最后一句“为君唤起栖梧凤,瑞旦来仪磬乐音”则似乎是在邀请某人共赏这美好的景致,同时也点出了诗中的主旨——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雅,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赠川官五星先生

谈星之士如星密,得似川官万之一。

牙筹到手疾如飞,口觜翻澜眼波碧。

相逢笑问雌甲辰,掀髯怂恿曲江春。

自怜蹭蹬负岁月,敢谓渠侬许可真。

明时取士非唐比,忠臆不空人所耻。

三筹交臂输少年,只较刘蕡差胜尔。

川官重来话荣枯,声言温饱非所图。

他时散漫游江湖,未省还能访我无。

形式: 古风

赠术士陈谈天

我生之辰日在亢,斗牛之宿晻无耀。

独有首尾二暴星,角立昴氐争系标。

一生奇蹇良苦之,已分青云输年少。

每逢星史说经躔,探手止之头屡掉。

谈天一日叩斋扉,信口阳秋天下妙。

数灵不用蓍草占,机秘时将道眼照。

玄中巧夺君平胎,圣处深入浑沌窍。

俗人筹星乱如麻,蠡测管窥工窃剽。

听君谈唾如秦青,字字宫商合腔调。

如何孤身无所赏,萍梗风波任浮漂。

正缘苦泄造化机,真宰忌之神所诮。

方知多技故多穷,凡事皆然君莫笑。

虽然知己岂无人,试往京城谒权要。

一丝莫久牛蹄湾,沧海六鳌待君钓。

形式: 古风

赠林薪

丈夫惟穷不可讳,仆妾于人真短气。

一技能精百不忧,有功翰墨尤足贵。

林生家世本业儒,读书不利改佣书。

计穷未肯与书绝,又学裁剪兼黏糊。

就中颇得三昧诀,翻腾碑画更奇绝。

持此可疗寒与饥,十指便当张仪舌。

昔我于生义理明,以我之困知生贫。

我今一字不堪煮,生犹有技可资身。

邺侯书堂高不过,好事人少俗人多。

把笔赠生以此歌,有剑无廪奈生何。

形式: 古风

赠郭五星

五陵豪家轻薄儿,骄傲成癖不可医。

挥金买笑红尘市,老死不晓寒与饥。

囊萤案雪单贫士,杯水生涯北窗里。

途穷山鬼恣揶揄,命压人头提不起。

郭君昔从先人游,万丈壮气横高秋。

天无老眼不见录,匆匆白了少年头。

一日访余道艰窭,杯酒未阑泪如雨。

揲蓍有术金不换,鹑衣百结无人补。

我闻君语鼻亦酸,误身直是坐儒冠。

英雄未遇隐于卜,时人莫作白眼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