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二)

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

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

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

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与友人在侄子的桂花居中饮酒聚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深厚友情的赞美。

首联“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以“两酌”开篇,点明了饮酒的场景,同时“寒花”与“鲜妍群煦”形成对比,既描绘了桂花的清冷之美,也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这里“座中春”三字,不仅指出了季节,也暗示了聚会的欢乐气氛如同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颔联“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的是与高雅之士的友谊,而非仅仅因为桂花的美丽而聚集。这里的“丽色”指的是桂花的美丽,“名族”则可能暗指社会地位或家族背景,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不以世俗的标准衡量交往的价值。

颈联“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描述了聚会的持续时间之长,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漏促”(时间紧迫)和“残夜”(深夜)的描写,突出了聚会的热烈和不舍。同时,“朋交同有廿年真”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深厚友谊,这种情感的积累使得聚会更加珍贵。

尾联“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结束的遗憾之情。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共享美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盛开季节聚会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深厚友情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三)

美酝奇葩式燕多,雪园云洞意如何。

芬芳不数金盘露,窈窕应怜玉树歌。

浮白儿童知爱客,净空星月不生魔。

绯桃紫杏依相妒,戏蝶狂蜂莫浪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再游矩州书院同诸公用杜牧之韵(其一)

绿遍蘼芜燕子飞,半春烟雨漫霏微。

荒田野水闻姑恶,密叶深林见姊归。

十载山川犹故国,旧家亭院半斜晖。

及时行乐吾儒事,好制东风葛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游矩州书院同诸公用杜牧之韵(其二)

石虹桥上看花飞,鸥席堂中忆少微。

桂树丛时人已去,海棠开处燕犹归。

山含远浦疑晴黛,鸟渡平芜对夕晖。

谩醉芳阶成独咏,不知空翠上人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奉寄鳌峰李老丈一首

几年违别忆高贤,咫尺清风未结缘。

尘梦忽惊河汉外,客槎疑泛斗牛边。

瑞光遥射金银阙,紫气充连若木天。

重拟一尊同浴日,坐观沧海变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