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与友人在侄子的桂花居中饮酒聚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深厚友情的赞美。
首联“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以“两酌”开篇,点明了饮酒的场景,同时“寒花”与“鲜妍群煦”形成对比,既描绘了桂花的清冷之美,也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这里“座中春”三字,不仅指出了季节,也暗示了聚会的欢乐气氛如同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颔联“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的是与高雅之士的友谊,而非仅仅因为桂花的美丽而聚集。这里的“丽色”指的是桂花的美丽,“名族”则可能暗指社会地位或家族背景,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不以世俗的标准衡量交往的价值。
颈联“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描述了聚会的持续时间之长,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漏促”(时间紧迫)和“残夜”(深夜)的描写,突出了聚会的热烈和不舍。同时,“朋交同有廿年真”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深厚友谊,这种情感的积累使得聚会更加珍贵。
尾联“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结束的遗憾之情。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共享美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盛开季节聚会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深厚友情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