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秋晚闲愁抵酒浓,试寻高处倚枯筇。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鸣雁沙边惊客橹,行僧烟际认楼钟。

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秋夜的闲愁比美酒还要浓厚,我试着找一个高处靠着枯竹杖。
云彩归去时还带着几点雨滴,树木凋零后又露出更多的山峰。
雁群在沙滩边被船桨声惊扰,行走在烟雾中的僧人辨识着远处寺庙的钟声。
这景色引发的诗意无穷无尽,即使十个人一起抄写恐怕也供应不上。

注释

秋晚:秋天的夜晚。
闲愁:空闲时的忧愁。
抵酒浓:比酒还要强烈。
高处:高高的地方。
倚:靠着。
枯筇:枯萎的竹杖。
云归:云彩飘散。
雨数点:几点雨滴。
木落:树叶落下。
山一峰:一座山峰。
鸣雁:鸣叫的大雁。
沙边:沙滩旁边。
惊客橹:惊动了划船的人。
行僧:行走的僧人。
楼钟:寺庙的钟声。
诗思:诗意。
无尽:无穷无尽。
十手:十个人。
传抄:抄写。
畏不供:恐怕供应不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晚眺》,描绘了秋日晚上的景色和诗人心中的情感。首句“秋晚闲愁抵酒浓”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秋意浓厚而生出的深深愁绪,即使饮酒也无法完全消解。接着,“试寻高处倚枯筇”写诗人为了排遣愁绪,独自登上高处,倚杖远望,枯筇(竹杖)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

“云归时带雨数点”描绘了云彩带着几点雨滴归去,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而“木落又添山一峰”则通过落叶和新显的山峰,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鸣雁沙边惊客橹”借大雁的叫声和船桨的摇动声,描绘出江边的动态景象,更显孤独游客的敏感和孤寂。最后一句“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灵感如泉涌,怕是十个手抄也难以记录下这无尽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陆游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晚寒自东村步归

夕阳下平野,落叶满荒街。

村店卖荞面,人家烧豆䕸。

溪风透布褐,草露湿芒鞋。

骨相元如此,何由与世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晚晴

水声㶁㶁赴回塘,帘影疏疏绕四廊。

静院数杯倾白堕,幽窗一枕梦清湘。

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解组径归应更乐,偷闲犹足傲羲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晴

雨馀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乃尔奇。

千嶂暮云收尽后,一年秋暑洗空时。

如山酒券不相贷,隔巷衣砧如许悲。

剩欲出门纾滞思,交亲零落与谁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晚晴书事呈同舍

鱼复城边夕照红,物华偏解恼衰翁。

巴莺有恨啼芳树,野水无情入故宫。

许国渐疏悲壮志,读书多忘愧新功。

因君共语增惆怅,京洛交游欲半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