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才夫石城诗集

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

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在龙溪这个地方,人们都以诗才闻名。
子孙后代中,能继承这份诗才的人并不多。

注释

文:大家。
数:计算。
耳孙:孙子的孙子,泛指后代。
诗材:作诗的才情和素材。
修江:河流名,可能指具体的地方。
接得:承继得到。
涪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著名的诗人,如宋代的黄庭坚(涪翁是他的别号)。
一派来:一种风格或流派。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收录于《题汪才夫石城诗集》中。这四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龙溪聚会的情景,其中“文到龙溪大家数”表明诗人们在龙溪相聚,共同吟诵文学作品。"耳孙分剩有诗材"则暗示诗人的才华如同耳东(即耳孙,古代以耳东为瑞兽之一)的神话一般丰富且难以耗尽。第三句“只因住在修江近”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修水,因此便于与其他文人交流。最后一句"接得涪翁一派来"则指诗人通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接纳了来自四川(古称“涪翁”)的一派文学风格。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他所处时期文人的交流与学习情况。同时也透露出宋末元初时期,尽管国家动荡不安,但文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依然活跃。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题袁州邵录三老图(其一)

堂前活现老人星,两个齐眉作寿朋。

更有膝边儿戏綵,此身都及见云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袁州邵录三老图(其二)

不誇九老写成图,要似一家三老无。

满把寿觞拚一醉,父前母后子来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黄草塘诗集

凭何强占谢家塘,叵耐诗人忒煞狂。

只把两家诗判断,此塘一半合还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其二)

奉命来宣古曲江,春回画戟昼凝香。

使君吟到苏州意,愿睹斯民一日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