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女大不怜母,花开不恋枝。

蚕老上山坐,燕长出巢飞。

阿媪勿懊恼,不忆嫁爷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杂诗》由明代诗人孙仪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物事与人情的对比,寓含深意。

首句“女大不怜母”,以女性成长过程中对母亲情感的变化为喻,暗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疏远曾经给予自己无尽关爱的母亲,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可能会逐渐减少对家庭情感的依赖和表达。

次句“花开不恋枝”,以花儿盛开后脱离枝头为象,象征着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本质属性或目标会超越原有的依附关系,追求更广阔的空间或自由,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中的植物,也隐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立与追求。

“蚕老上山坐,燕长出巢飞”两句,分别以蚕结茧后静待化蝶、燕子羽翼丰满后离开巢穴飞翔为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生命成长与变化的主题。蚕与燕子的成长过程象征着个体从依赖到独立、从探索到自由的转变,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阿媪勿懊恼,不忆嫁爷时”一句,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与反思。它提醒人们,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珍惜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不应因成长而遗忘最初的亲情纽带。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劝诫,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不忘感恩与回馈家庭。

整体而言,《杂诗》通过自然界的物事变迁,巧妙地探讨了人类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自我认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家庭与亲情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20)

孙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前七日即事

仲冬粤候暄,衣袷身稀适。

放骸藤榻间,静默群机释。

爵驯饮颒水,鼠横伤巾帻。

牖敞入微风,鼽嚏妨眠食。

偶听读朝报,时事更堪哑。

涉人乘破舟,争坐恣搏击。

澒洞波涛中,望岸殊悬隔。

群懵奚足矜,为此沈舟恻。

昌黎曾有言,所忧非我力。

形式: 古风

杏溪道中

兰阴郭北路,砂砾垭急湍。

白波跳垂日,峭峰推碧天。

是时梅雨数,集浍弥原田。

道迷篙力窘,密纤砅水牵。

众艇乱流济,排挤相屯邅。

盘旋滞晷刻,跌足号长年。

须臾人语寂,始觉舟去便。

往来绿树里,抵夕霞霭鲜。

徙倚船舱中,且玩林薄妍。

白头湖海客,忍性成柔绵。

远途甫发轫,遑较延与遄。

形式: 古风

海口思家

今日天晴明,川路净如洗。

舟子拨波轻,进程过所拟。

渐迎瓯海潮,舟楫勚有底。

顿觉客肠纾,眺原数窥倚。

入春弥月馀,百卉色俱起。

暄馀斜照曛,菜麦被之喜。

梗苍翠叶妍,杉松历可指。

虽云习习风,拂面若拨水。

掀篷炙老衰,绵服殊适巳。

因感昨在家,暴阳春未巳。

将身就夕晖,迁坐墙东几。

乱离向二载,城野传搬徙。

苦罹败卒殃,儿信惊满纸。

刑敛酿绿林,猝变咄嗟尔。

老稚寡良筹,奔携亦情理。

未卜破竹楼,安完免抛圮。

屋角含桃花,向谁复旖旎。

春熙纵溥公,人命各亨否。

途艰汔尾将,家虑从头始。

切近切揣量,坐呆饭失匕。

形式: 古风

馈爵

野田稻未熟,林爵窥官厨。

唧啾久檐端,似妨爨仆居。

虽饥不苟下,孰谓禽鸟愚。

嗟为微躯役,灵蠢同饥劬。

固知物性在,法施规岂虚。

案头有白饭,适值黏书馀。

取之撒庭宇,聊用宽须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