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二首(其二)

漠漠龙髯远,飘飘穗帐空。

自怜妾薄命,不得奉君终。

望幸非前日,栖灵是旧宫。

翠襦沾薤露,锦瑟入松风。

鸾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

谁能更歌舞,心折望陵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荒凉景象与历史的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哀婉的情感。诗人通过“漠漠龙髯远,飘飘穗帐空”两句,以龙髯和穗帐的空寂,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空荡荡的遗迹。接着,“自怜妾薄命,不得奉君终”两句,借女子自怜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失去陪伴的哀伤。

“望幸非前日,栖灵是旧宫”则将视线从个人情感转向历史的沧桑,对比昔日的期待与今日的荒废,暗含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翠襦沾薤露,锦瑟入松风”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如露水、松风,与服饰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时间的无情。

“鸾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两句,以鸾镜的映照与岁月的流转形成对比,反映了物是人非的无奈与哀愁。“谁能更歌舞,心折望陵中”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面对历史遗迹时内心的悲痛与对过往美好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无法挽回的过去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思,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嵩阳宫柏

嘉树植崆峒,年长势更雄。

已无秦帝幸,尚有汉皇封。

干比孤生竹,根犹半死桐。

灵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

叶密莺难度,枝樛葛易蒙。

垂阴九华帐,弄影五云宫。

色掩重岩翠,声含众窍风。

宾来虬盖偃,仙去鹤巢空。

非因不材寿,春秋自无穷。

形式: 排律

咏天坛梅花

名卉来南土,奇葩曜上方。

花迟疑避雪,叶早为迎阳。

灵液滋玄干,仙云拂素裳。

无言恒敛笑,不谢暗飘香。

夕伴芝房月,朝承菟苑霜。

飞窥玉女镜,舞扑羽人觞。

拟结千年实,先呈五出妆。

帝羹如可和,持此奉明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咏蛱蝶花

蜀地罗裁就,漆园梦始通。

何言金翅色,翻在碧林中。

未辨逍遥影,争矜点缀工。

采香蜂趁侣,啄蕊鸟衔虫。

易湿缘多粉,难飞讵少风。

美人笑来扑,误使损芳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

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不嫌步兵散,翻笑中散窄。

前年奏赋天北隅,颇道君王爱子虚。

衣冠对日趋香署,剑佩通宵过紫衢。

紫衢香署千官聚,五陵豪气健如虎。

鹦鹉何曾惯锦笼,爰居元不识钟鼓。

焉能俛首学侏儒,局促羞为辕下驹。

从古长安夸巧宦,张汤为智汲黯愚。

以兹谢病且归去,钓竿远拂富春树。

终日遭逢眼未青,三年尘土衣犹素。

今日亦何日,忽如入尘门。公也襄阳夫子之耳孙。

升堂更不问寒温,写尽肝膈相与论。

朝看贤隐山,暮折申台柳。

坐我白玉筵,劝我青荷酒。

谈诗公作指南车,对局谁看射雕手。

君不见中郎倒屣迎王生,又不见北海忘年交祢衡。

相知何必结交早,一言合意千金轻。

狂歌未断壶未倾,门外惊闻征马鸣。

落叶东还西,乱云纵复横。

花间月下傥相忆,请公诵我狂歌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