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吟

原来非有亦非无,万化流行共一途。

先要胸中存见识,还须事上著工夫。

阳回大地和风满,影落千江片月孤。

得此见成消息了,芳菲随处可提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閒吟》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原来非有亦非无,万化流行共一途”,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的奥秘,强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以及万物变化的统一性。这里的“非有亦非无”并非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指事物在不同阶段、不同视角下的存在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本体的深刻理解。

接着,“先要胸中存见识,还须事上著工夫”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认识世界与实践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要真正理解宇宙万物,不仅要具备正确的认知(胸中存见识),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积累经验(事上著工夫)。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儒家“知行合一”的理念。

“阳回大地和风满,影落千江片月孤”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阳光普照,和风拂面,清冷的月光洒在千江之上,形成一片孤独的倒影。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孤独的思考。

最后,“得此见成消息了,芳菲随处可提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在理解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后,诗人认为生命中的美好随处可见,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绽放,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随时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閒吟》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追求与表达。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示大儿默

年来老境早相寻,眼雾昏昏鬓雪侵。

仕进谋身浑断念,思归于汝最关心。

生涯休厌田园薄,乐事无如道义深。

安不忘危古今戒,寻常行处索沈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翰林夜宴分韵得隅字

簪缨列坐总文儒,绿蚁浮香泻玉壶。

炉袅兰薰横鹊尾,帘垂灯影见虾须。

赓酬但觉诗情好,笑语浑忘礼法拘。

醉里不知春漏促,梅花残月转城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梅花灯

绿萼含芳剪缀成,小窗寒照一枝横。

韶光满座春先到,疏影当檐月共明。

结处任教吹玉笛,看时难把插陶罂。

夜深吟赏浑忘倦,纸帐高眠梦亦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刘秀才日升归江西挈家

通籍金闺步玉堂,喜同三载近清光。

每惊得句近陶谢,复见挥毫逼晋唐。

公宴屡分光禄酒,客庖长饫大官羊。

到官好慰妻孥意,早谢家山入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