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骏运使

西乡巴岭下,崄道入孱颜。

使骑到荒驿,野禽啼乱山。

问民青霭里,访古白云间。

几日南城路,新诗满轴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西乡巴岭之下,险峻的道路通向偏远之地孱颜。
派遣骑马的人来到荒凉的驿站,野外的鸟儿在山间啼叫纷乱。
询问百姓于青雾缭绕之中,探寻古迹隐藏在白云之间。
还要走几天南城的路,带着满满的灵感,期待归时新诗已满卷。

注释

西乡: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乡村。
巴岭:山脉名,可能位于巴蜀地区。
崄道:险峻的道路。
孱颜:偏远、人烟稀少的地方。
使骑:派遣骑马的人。
荒驿:荒废或偏僻的驿站。
野禽:野生的鸟类。
啼乱山:鸟儿叫声杂乱,形容山中环境。
问民:询问当地居民。
青霭:青色的雾气,形容山间云雾缭绕。
白云间:高高的白云之上,象征古代遗迹的隐秘。
南城路:往南城的路途。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轴还:满轴,形容诗卷满满,准备带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运使前往西乡巴岭的旅途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或故人的思念之情。

"西乡巴岭下,崄道入孱颜。" 开篇即设定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西乡巴岭之下的崎岖小路,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幽深谷地。

"使骑到荒驿,野禽啼乱山。" 运使一行人马来到了荒凉的小站,四周是荒野与杂木丛生之地,偶尔传来野鸟啼叫声,与山谷中的回音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问民青霭里,访古白云间。" 诗人通过询问当地百姓关于过去历史的探索,以及对高远云端古迹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渴望了解历史的愿望。

"几日南城路,新诗满轴还。"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创作热情,通过诗歌记录下这段旅程,传递出对远方朋友或故人的思念,以及期待回归时能与他们分享这些新创作的诗篇。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故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寄冯永州

山水永最善,守居闻更优。

烟云万石古,风月九岩秋。

几案少俗事,壶觞多雅游。

无因陪后乘,幽意满湘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成都赵资政

才承宠诏联公鼎,便谒除书别帝阍。

万口一词歌盛德,四年三度福遐藩。

已为魁垒无双士,更入摩诃不二门。

应笑临邛病痟客,最先参见在江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成都监库石屯田远叔

一年同住夹城中,小圃高斋幸见容。

吟尽物题春唱和,讲穷人事夜过从。

寻芳待去门前约,访古邀回道上逢。

别后西楼不堪倚,满川林木暮云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张郎中

常愧无才动有权,十年乡里但留连。

养成答飒人应笑,学得支离自谓贤。

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

幸逢别驾如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