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今无读书者,人间惟有作诗人。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句》由元代诗人李淦所作,通过简短的句子,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天下今无读书者”,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读书风气的衰落,可能是因为战乱、经济困难或是其他社会因素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非孤例,常伴随着社会动荡或经济发展不平衡时期出现。

“人间惟有作诗人”,则反映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成为了少数人追求的精神寄托。诗人通过文字抒发情感,记录时代,成为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一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描述,也暗含着对诗人的尊敬和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即知识阶层的相对萎缩与文学艺术的独立发展,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1)

李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理得往昔行

美人昔爱唱伊州,少年未解人间愁。

五侯系马春日暮,白云绕梁花满楼。

同游星散乐难得,重逢却怪旁人识。

花随尘土暗芳菲,凤闭樊笼摧羽翼。

不须感旧为凄然,梦境悲欢能几年?

君看古来歌舞地,梁园金谷成荒田。

形式: 古风

乘閒为我吊李白,醉卧江边不复醒。

当时锦袍照绿水,今日孤坟秋草生。

当时超逸真绝伦,皎如玉龙上天门。

朝驰峻坂飞疋练,暮浴深渊浮素云。

四蹄饱踏咸阳月,满身犹带燕山雪。

祇愁玄雾閟雄姿,未许清尘污汗血。

去年别尔雁南征,今年迎尔春水生。

我心思尔如江水,回波相续无穷已。

君如鸿雁早惊霜,方逐长风度千里。

形式:

挽陆秀夫

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

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

生投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欲上天。

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青史更无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水村图二首(其一)

向来寓意思卜居,住处只今成画图。

胸中本自渺江海,主人相浼写分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