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日感怀》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致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坐阅先庚又后庚”,诗人坐在那里阅读,时间仿佛流转,从一个庚日到下一个庚日,暗示时光的流逝。接着,“风光不觉在清明”一句,点明时节已至清明,春风拂面,景色宜人,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到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看来锦绣饶三月,恐为诗书误一生”两句,诗人将三月的春光比作锦绣,既赞美了春日的美好,也流露出对沉浸于诗书世界可能错过生活美好瞬间的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之间的平衡。
“花鸟依依儿女态,云山渺渺弟兄情”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生动景象。花鸟的形态如同儿女般活泼可爱,云山的景象则让人感受到兄弟间深厚的情谊。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与人类情感的温暖。
最后,“世人未解因时乐,只向天涯作送迎”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不解与自己的坚持。他认为人们往往只在远方寻找快乐,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他选择在春天的美景中寻找乐趣,享受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