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这就像深山中的龙象居所,前后围绕着参禅的僧侣。
珍公引导大家领悟本来的心性,他的教诲不留痕迹,连庭中的柏树都为之倾倒。
我来访时,春天的梅花已经盛开如玉,我还在汲取着灵泉,品尝着清冷的泉水。
期待着海印发光的时刻,那时,平台前的明月与天空连成一片,一片洁白。

注释

真如:佛教概念,指真实不变的智慧。
山中龙象宅:比喻修行者的隐居之地。
前三后三:形容僧侣众多。
率禅客:带领或伴随禅修者。
珍公:指代某位有德行的僧人。
悟本心:领悟到事物的本质或内心真理。
一指不留:形容教诲深刻,无痕无迹。
庭下柏:庭院中的柏树,象征坚韧和长久。
春事梅已玉:春天梅花盛开,如玉般洁白。
灵泉:清澈的泉水,象征圣洁。
寒碧:寒冷而清澈的水。
海印发光:佛教中比喻智慧的显现。
台前璧月:明亮如璧的月亮。
连天白:与天空融为一体,一片洁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真如山中的禅修胜地般若台,犹如龙象居所,前后围绕着众多参禅的弟子。珍公在此开示,引导众人领悟自性,其言辞犀利,不留痕迹,连庭中的柏树都仿佛被智慧之光照亮。诗人来访时正值春意盎然,梅花盛开如玉,他汲取山泉,品味清凉,期待着在明悟的时刻,般若台上会有如海印发光,明亮照人,而那时,台前的月色将与天融为一体,明亮皎洁。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和诗人对真理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题澉浦金粟寺(其二)

入门不见佛,已悟本无相。

若为是真求,沙界等寻丈。

欣逢两禅老,妙悟灭心想。

行当求所求,筏喻不言桨。

形式: 古风

题澉浦金粟寺(其一)

我闻金粟名,来谒示病相。

不见隐几老,松竹空函丈。

雨花谁声闻,擎钵定非想。

归去一笑粲,春风快双桨。

形式: 古风

薄暮动弦歌

凉风生晚渚,碧草罗夕阴。

置酒高楼上,延月开灵襟。

秾妆映桃李,楚舞流清音。

金石间丝竹,逸响飞华林。

宾朋尽俊彦,然诺轻千金。

游侠事遐览,倜傥卑陆沉。

常恐芳菲歇,行乐乖寸心。

良时难再得,有酒须频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吴思道

某也极连蹇,世缘牵喧卑。

久困戎烬间,方与鞍马辞。

得奉宫观禄,遽失糟糠妻。

泪零穗帷风,春惨中梱悲。

生理正落莫,幽思难平治。

公来黟歙遥,率孤再拜之。

慰藉累年别,叹息私门衰。

而公颜渥丹,绿鬓白发稀。

顿换神气妙,密验刀圭奇。

内典禅悦深,外丹日月迟。

阴功粹雅度,方为世所师。

永怀我先君,与公深相知。

辱以执友契,肯顾贱子微。

贱子感诲言,于兹老锄犁。

瓯窭祝场圃,翕张防寒饥。

时时躬远郊,一一得自怡。

次第教三子,令谙田亩为。

老钝依颓檐,忘言随四时。

幸会道此乐,秋风遽言归。

尚有一瓣香,愿奉钟吕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