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叶道源的《遣兴》诗,以寻找知音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首联“久向人间觅赏音,偶然冥想到山深”,写诗人长久以来在尘世中寻求理解和共鸣,而这种寻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转向了宁静的山林之中。
颔联“芝兰自带烟霞气,鸾凤原无枳棘心”运用比喻,将芝兰和鸾凤比作自己,表达诗人希望自己如同自然界的仙草灵禽,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不被世俗困扰的纯净心灵。
颈联“一献已羞和氏玉,再来谁问伯牙琴”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以和氏璧自比,表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暗示即使初次展示已令人惊叹,但再无人能理解其深沉的才情,如同伯牙之琴,知音难觅。
尾联“栖栖负此拿云志,仍作当年抱膝吟”收束全诗,诗人感慨万分,虽然怀揣着凌云壮志,却只能独自吟咏,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寂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坚守。
整体来看,《遣兴》通过寻觅知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特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