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其三)

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一生都在玉树和芦苇相伴,晚年时春天的兰花与菊花相隔。
即使近在咫尺的遂初堂下的流水,写诗时仍忍不住抱怨人迹遥远。

注释

玉树:形容人的风度翩翩,如玉树临风。
蒹葭:指芦苇,象征清冷或离别。
晚岁:晚年,老年。
春兰:春天的兰花,象征高洁。
菊花:秋天的花,常象征隐逸或高洁。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遂初堂:指作者居所,可能寓含归隐之意。
寄诗:通过诗信表达情感。
怨人遐:抱怨他人远离,难以亲近。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深厚思念的诗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的哀愁与怀念之情。

"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友情的变化。"玉树"、"春兰"通常象征高洁、纯洁之物,而"蒹葭"、"菊花"则是比较平凡但同样美好的植物。诗人以此比喻自己与朋友一同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但到了晚年,彼此之间却隔绝如同春兰与菊花无法并存。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咫尺"是一种量度长度的工具,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家中书房的窗前静坐时所观察到的水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而"初堂下水"则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表达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寄诗犹自怨人遐"则说明即便通过书信或诗歌这样的方式试图与远方的朋友交流思念,但依旧感到不满和遗憾,因为这种沟通无法完全弥补彼此间的距离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友情深邃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抒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其二)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其一)

惠山一别十年强,雪后精神老更苍。

白玉屏风三万丈,半天遮断太湖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樱桃花

樱桃花发满晴柯,不赌娇饶只赌多。

落尽江梅馀半朵,依前风韵合还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豫章江皋二绝句(其一)

幸自轻阴好片秋,如何馀热未全休。

大江欲近风先冷,平野无边草亦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