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第十四梁山祖意颂》由宋代僧人释义青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严格的国法对个人自由的约束,以及言语与行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国令严严拟者危”,开篇即点明国家法令的严厉,暗示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任何人的行动都可能面临危险。这里的“拟者危”强调了法律的威慑力,让人感受到一丝紧张和不安。
次句“毫釐才动铁轮随”,进一步描述了法律执行的迅速和无情。即使是最微小的举动,也可能会触发法律的制裁,如同铁轮紧随其后,不容许任何违规行为存在。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法律的严密性和不可逾越性。
第三句“心萌口应三千里”,将内心的念头与外在的言行联系起来,强调了思想与行动之间存在着深远的关联。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有所思,口中的言辞就会随之应声而出,无法完全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句诗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内在逻辑和不可掩饰的一面。
最后一句“齿露言来苦怨谁”,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言语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当人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往往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后果,无论是来自他人的误解还是法律的制裁,这种痛苦往往难以找到倾诉的对象。这句诗表达了在严格法律约束下的个体困境和孤独感。
整体而言,《第十四梁山祖意颂》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探讨了法律与人性、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