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笙和磬的声音在上堂下堂间回荡,游动的鱼儿和装饰的兽像忙碌地穿梭。
朱红色的琴弦初次弹奏出梧桐的独特音色,洁白的管乐器仍能闻到黑黍的香气。
如今万事都开始向贤者请教,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深感愧对真长的才德。
这一生希望能有机会参与三雍的学术活动,再也不会感到空虚,感叹时光未尽。

注释

笙磬:古代的两种乐器。
奔忙:忙碌,这里形容动物装饰像在活动。
孤桐韵:梧桐的音色,比喻高雅的音乐。
玉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玉制成。
秬黍香:黑黍的香气,象征丰收和文化。
伯始:指有智慧、德行出众的人。
真长:古人名,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三雍:古代学府,如太学、辟雍等。
寥寥:空虚、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题为《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苏轼在友人赠送美酒与蜡烛后,对其生活情趣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表达。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这两句通过对庭院中乐器和池塘中的生物活泼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在这种氛围中所感受到的愉悦。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通过乐器传递出的情感和回忆,"秬黍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万象时,心中充满敬畏之情,同时也有一种自谦之意,对比自己与古圣先贤的差距。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能够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多些与朋友相聚的机会,不留下任何遗憾。

整首诗通过苏轼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特有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其一)

宽诏随春出内朝,三军喜气挟狐貂。

镂银错落翻斜月,剪綵缤纷舞庆霄。

腊雪强飞才到地,晓风偷转不惊条。

脱冠径醉应归卧,便腹从人笑老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其二)再和

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羞采胜,几人黄坏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皂貂。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二)再和

衰迟何幸得同朝,温劲如君合珥貂。

谁惜异才蒙径寸,自惭枯蘖借凌霄。

光风泛泛初浮水,红糁离离欲缀条。

后日一樽何处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