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君山望江》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徐搢珊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君山上眺望长江的情景,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历史与人文的深沉思考。
首句“芙蓉城北君山隈”,以“芙蓉”形容君山之美,点明地点,引出对君山的向往。接着“长江东下何喧豗”,以“长江”的奔腾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洪流,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感。
“金沙淘尽太古雪,岷涛万里从西来”,通过“金沙”、“太古雪”等意象,描绘了长江源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下来“我登绝顶尚残醉,眼前惶惑不可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广阔天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远送斜阳起暮寒,触拨苍茫万古意”,夕阳西下,寒气渐生,诗人的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波动,对历史的深远思考油然而生。最后“因记当年楚相老,而今冢上空秋草”,借古喻今,感叹历史人物的逝去,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珠履三千安在哉,满山叶落西风扫”,以“珠履三千”比喻昔日繁华,反问其今安在,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最后“十二银山春复秋,风光仍似旧时好”,虽然岁月更迭,但自然风光依旧美丽,寄寓了对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