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其三)

谫谫群情便,峣峣俗眼惊。

此身无利钝,于国要忠诚。

得力平生学,求仁死后名。

登门非雅素,持论略公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浅薄的众人心态容易变化,高傲的眼光令人震惊。
我此生不论顺境逆境,对国家都要求保持忠诚。
一生所学能助我效力,追求仁德让身后留下美名。
来访者并非都是高雅之人,但讨论问题大致公正持平。

注释

谫谫:浅薄。
群情:众人的心态。
峣峣:高傲。
俗眼:世俗眼光。
此身:我此生。
无利钝:不论顺境逆境。
于国:对国家。
要:要求。
得力:一生所学。
求仁:追求仁德。
死后名:身后美名。
雅素:高雅之人。
持论:讨论问题。
略公平:大致公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所作的挽章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赵沂公高尚品格的赞扬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谫谫群情便"描绘了赵公在世时众人对他的敬仰,"峣峣俗眼惊"则强调了他的非凡才能使世俗眼光为之震撼。诗人认为赵公一生致力于国家,不计个人得失,"此身无利钝,于国要忠诚",体现了他无私的忠诚精神。

"得力平生学"肯定了赵公一生学问深厚,"求仁死后名"则预示着他的仁德将永垂不朽。最后两句"登门非雅素,持论略公平",暗示了赵公虽然出身并非显赫,但他的言论公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高度赞扬了赵沂公的品德与贡献,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其二)

盐筴宽闽甚,兵权虑蜀多。

闽民今可矣,蜀事竟如何。

便好尸而祝,初无玷可磨。

繄谁求径捷,行陆强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其一)

对策飞龙日,宗卿夙所期。

时来人激烈,身定国危疑。

一德三朝老,孤忠百世师。

是非空贝锦,铭篆有钟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其三)

世路平平好,民庸处处高。

入朝宁却步,及物自忘劳。

系望人宗主,为仪国羽毛。

修文才下寿,天亦负英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其二)

出处权轻重,几微见老成。

我官浑漫浪,公道要分明。

忠定名先正,奸谀魄自惊。

翻思元祐事,千古欠哀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