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凤山之巅的一处石室,星光与云影交织,仿佛是仙人曾经驻足之地。诗人以“碧玉调高明月满”形容石室的清雅,月光洒满,如同碧玉般高洁明亮。接着,“黄金芽长彩霞浮”则展现了石室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金色的嫩芽在彩霞中飘浮,充满活力。
“野花向日红犹绽,细草新晴翠欲流”两句,通过对比野花的红色与细草的绿色,表现了自然界的色彩斑斓和生机盎然。阳光初照,野花绽放,细草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呈现出欲滴的翠绿,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最后,“石鼎久空丹灶冷,轻烟时抹暮林秋”则转而描绘了石室内的静谧与岁月的流逝。石鼎空置,丹灶已冷,只有轻烟偶尔在秋日的暮林中轻轻掠过,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