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行衢信两中间,夹路尖峰面面寒。
只道秋山似春笋,不知春笋似秋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身行衢信两中间,夹路尖峰面面寒"一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将读者带入诗人行走在深山峡谷中的情境。"衢信"指的是狭窄而幽深的小道,"夹路尖峰"则形象地描绘了两旁陡峭的山峰给人以压抑之感,同时也显露出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
下一句"只道秋山似春笋,不知春笋似秋山",诗人通过对比秋天的山色与春天的竹笋,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美丽。秋山之所以像春日的新竹,是因为它们都有着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一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季节更迭之间关系的独到感悟。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引导读者去品味自然界中那些不经意间的美好。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赤日中涂绿树阴,肯将碧伞借行人。
片云忽在树头上,失却勋劳庇得身。
远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阳一半阴。
仙子更衣晚妆束,紫茸领子翠毛衿。
笋舆拾得小凉天,旋与开窗急捲帘。
十里轻云阁秋日,日光移在远峰尖。
绝壁临江千尺馀,上头一径过肩舆。
舟人仰看胆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