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胤禛所作,表达的是对先父的深切怀念与哀痛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首句“霜露重惊岁月侵”,以霜露之重暗示时间的流逝,岁月无情地侵蚀着生命,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接着,“抚时莫解感伤心”一句,直接点明了面对时光流逝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茫然。
“慕思实切终身永,恩德难酬罔极深”两句,表达了对先父的深切思念与感激之情。恩德难酬,说明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无法完全表达,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遗憾。
“那得寝门重问膳,每怀圣训更沾襟”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父亲的怀念。寝门重问膳,意味着希望再次得到父亲的关怀与教诲,但现实却是无法实现的愿望,每想起这些,作者便不禁泪湿衣襟,表现了深深的哀痛与不舍。
最后,“朝来回忆前年事,痛抱终天自古今”两句,将个人的哀痛提升到了历史的高度,表明这种哀痛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跨越时空的永恒情感,体现了对父亲记忆的珍视与怀念的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时间、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