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华藏寺

石室松龛下,沿阶草色侵。

自能消俗虑,何必问禅心。

帘影度空翠,湖光澄碧林。

法堂临涧水,终夕听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邹士夔以细腻的笔触,将华藏寺的环境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

首句“石室松龛下”,点明了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石室与松龛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接着,“沿阶草色侵”一句,通过草色的蔓延,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生机盎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自能消俗虑,何必问禅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态度,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自然能得到净化,无需刻意寻求禅理的指引。这种自我冥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帘影度空翠,湖光澄碧林”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致,帘影与空翠交织,湖光与碧林相映,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帘影”不仅指窗帘的光影,更象征着内心世界的透明与纯净。

最后,“法堂临涧水,终夕听鸣琴”则进一步深化了寺庙的氛围,法堂作为修行之地,与潺潺的涧水相伴,夜晚时分,似乎还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寓意着佛法的深邃与生活的艺术化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华藏寺及其周围环境的静美与禅意,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中获得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升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邹士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望日燕集蓉湖舟中因登惠山得洞字

龙山接胜游,群贤蔚鸾凤。

高歌素侣多,小桨轻帆送。

秋色草际浮,月华湖上动。

乘醉复扪萝,同过若冰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送]韵

淮阴杂诗六首(其一)

才渡黄河复运河,人家终日傍颓波。

西风一夜潮头恶,何处宜防得力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淮阴杂诗六首(其二)

狂飙吹浪汩金泥,侉子歌残极惨凄。

几队红颜应官募,至今犹号女儿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淮阴杂诗六首(其三)

高垄湖田万顷平,今年新涨可怜生。

晚来几阵蘋风起,个个渔航屋上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