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过后山》描绘了一幅清晨山行的画面。首句“山程渺渺去”展现了山路遥远而漫长,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晓色尚熹微”则描绘了晨曦微弱,天色未明的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朦胧与宁静。
“野鹤穿松径”写出了山间松林中野鹤悠然飞翔,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而“残花点客衣”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沿途花瓣飘落,沾染在旅人的衣物上,暗示了春天将逝的季节感。
“溪鱼当镜跃”运用比喻,形容清澈溪流中的鱼儿仿佛在水中跳跃,如同镜子中的倒影,富有动态美。最后一句“山鸟近人飞”进一步描绘了山鸟的亲近,似乎它们也欢迎着行者的到来。
全诗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山行的景色和感受,以及对未知桃源的向往和反思。结尾的“却忆渔郎说,桃源果是非”则引发读者对理想世界的思考,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