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仙冉冉下青峰,回合虚无紫气重。
日出天门当汉畤,云深御帐失秦松。
双崖石裂惊龙斗,四月桃开积雪封。
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首句“群仙冉冉下青峰”以仙人降临的神话意象,烘托出山势的高峻与神秘。次句“回合虚无紫气重”,通过紫气缭绕,暗示了泰山的神圣气象。第三句“日出天门当汉畤”描绘了日出时分,天门洞开,仿佛连接着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富有历史感。
“云深御帐失秦松”则借古时帝王行宫的遗迹,表达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双崖石裂惊龙斗”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山崖间石缝如同龙争斗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壮观。而“四月桃开积雪封”则以春日桃花盛开反衬积雪未消,形成鲜明对比,寓意冬去春来,时光荏苒。
最后两句“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揭示了登山之路的荒凉,以及人民劳作的艰辛,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诗人施闰章以“相如禅草”自比,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世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泰山的雄浑与历史的沉淀。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矶头一望一含情,吴楚风帆入掌平。
山寺楼台衔岸出,江村烟火杂云生。
东南极目真天堑,鼓角连年动石城。
今古销沈余钓艇,断肠重听暮潮声。
疏柳高梧水阁西,使君怀抱向清溪。
为言笛步听歌好,自喜金樽就客携。
画省风流兼吏隐,沧江云月伴羁栖。
清欢未觉消长夜,银汉垂垂拂槛低。
苍苍绝壁迥巃嵷,陟磴攀藤一径通。
茅屋数家松叶下,山程十里水声中。
天开殿阁回峰抱,日落云霞半岭红。
正是登高时节近,故人相望隔江东。
门径阴森石磴斜,城头山馆树交加。
云霞远色横千嶂,雪月寒光俯万家。
乌几琴书皆傍竹,阳坡风士旧宜茶。
爱君兄弟过从数,每岁吟看满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