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录判来板桥访余不值及余至则已行矣乃赋诗追送

我来君去如相避,但怪落花流水香。

白日正堪文字饮,青山似笑简书忙。

鸣驺道路春光晚,啼鴂园林雨意长。

自是神交形迹外,剡溪不见又何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吴存所作,名为《郭录判来板桥访余不值及余至则已行矣乃赋诗追送》。诗中描绘了郭录判来访而诗人未遇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段错过相遇的感慨。

首联“我来君去如相避,但怪落花流水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与郭录判的偶遇与错过,仿佛是命运安排下的巧合,落花流水的香气似乎在怪责这场意外的错过。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次相遇未能实现的遗憾和惋惜。

颔联“白日正堪文字饮,青山似笑简书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活动。白天正是适合读书写字的好时光,然而此刻却因郭录判的离去而显得空虚。青山仿佛在嘲笑诗人的忙碌,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与珍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前境况的无奈。

颈联“鸣驺道路春光晚,啼鴂园林雨意长”,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道路景象,鸣驺(官府的马车)缓缓行驶,春光渐晚,而园林中却传来鴂鸟的啼叫,预示着雨意渐浓。这一联不仅渲染了环境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自是神交形迹外,剡溪不见又何妨”,点明了诗人与郭录判虽未直接相见,但心灵相通,如同剡溪之水,即使不见,也无妨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超越物质形式的理解,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错过相遇的遗憾以及对精神交流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3)

吴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字:仲退
  • 籍贯:元鄱阳
  • 生卒年:1257—1339

相关古诗词

登悠然阁怀南翁上官伯圭见和再次韵

悠然老子瀛洲客,骑鹤一去三千秋。

斯人可与酩酊醉,当时惜不逍遥游。

霓裳一曲广寒梦,弱水万里蓬莱舟。

公来何莫吾已老,西风落日登兹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杨妃菊韵

委地花钿散不收,开元帝业渭东流。

三生云雾深宫晓,一谪风霜老圃秋。

淡似倦妆浓似醉,向疑凝笑背疑羞。

人间富贵空馀臭,篱落吹香正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周鼎仲拙斋

茫茫宇宙一庐蜗,人事无涯生有涯。

冷看世情穷百巧,孰知天意故多乖。

骑牛春谷云生袂,抱瓮晨畦月满怀。

屋角鸣鸠宫徵足,素琴何用八音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朱氏春晖堂

阿母童颜雪满簪,綵衣拜舞北堂深。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

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