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寺僧刺血法华经赞

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形式:

翻译

佛手如同真实的法身,闪耀着紫色和金色的光芒。
它的光芒洒满整个十方世界,凝聚成七卷经书。
这七卷经书数量众多,如同河沙般繁多,诵读中宣讲着奥妙的佛法。
它既不聚集也不分散,这就是通过法眼所见的真实状态。

注释

佛手:指佛教中的象征物,可能代表佛法或佛陀的形象。
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本质或化身。
紫金色:形容光亮的色彩,可能象征神圣或尊贵。
十方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各个方向。
七帙书:七卷经书,可能指重要的佛经。
河沙:比喻极多,常用来形容数量之大。
震诵:大声诵读,表达庄重和虔诚。
妙法:佛法中的精妙教义。
法眼:佛教中指具有洞察真理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佛手的形象,象征着佛法无边,其光芒如同紫金色的法身,普照十方世界。它又能凝聚成七卷经书,寓意佛法深奥,如河沙般丰富。诵读此经,声音宏大,传达着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本质,既非聚集也非分散,它是超越形式的,唯有具备法眼者才能真正领悟。诗人范成大通过这首诗赞美衡岳寺僧人刺血书写《法华经》的虔诚与佛法的深远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和对僧侣修行的敬仰。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二)

遮藏末利槛,缠裹芭蕉身。

我亦入室处,忍寒待阳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五)

棠梨芳意多,颇惜岁晼晚。

殷勤小春花,特地慰愁眼。

形式: 五言绝句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十一)

桃能驱不祥,霜后叶铺地。

抱枝昆崙奴,犹解禦魑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六)

牡丹初剪时,已具新花眼。

代谢不容发,笑杀铁门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