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经山

古刹外尘境,青山伴一生。

林深宿鸟托,洞冷秋云横。

竹影过酒渌,松声入琴清。

俗物不在眼,聊足舒幽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中生活画卷。诗人姚鹏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古刹之外的青山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首句“古刹外尘境”,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净土。接着,“青山伴一生”一句,不仅写出了山的永恒与陪伴,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依恋。

“林深宿鸟托,洞冷秋云横”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静谧。宿鸟在深林中栖息,秋云在洞口飘荡,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竹影过酒渌,松声入琴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竹影轻拂,酒色如碧,松声悠扬,琴音清越,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竹与松,既是自然界中的元素,也是诗人品格的象征,它们的影与声,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俗物不在眼,聊足舒幽情”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在诗人眼中,世间纷扰皆为过客,唯有自然之美能抚慰心灵,舒展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2)

姚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末利花

竹稍脱青锦,榕叶随黄云。

岭头暑正烦,见此萼绿君。

欲言娇不吐,藏意久未分。

最怜月初上,浓香梦中闻。

萧然六曲屏,西施带微醺。

丛深珊瑚帐,枝转翡翠裙。

譬如追风骑,一抹万马群。

铜瓶汲清泚,聊复为子勤。

愿言少须臾,对此髯参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其一)

高峰柱层霄,远水没平野。

当年居山客,半是爱山者。

桥攲欲沈崖,路险不容马。

慎勿誇世人,正要知者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其二)

青山为谁高,影压三百里。

竹深已迷桥,荷密半藏水。

区区名利人,坐瞑真可鄙。

慨想云屋中,恐是古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其三)

急雨冷捎溪,寒烟晓横塞。

茅屋来轩车,中有隐者在。

市朝一何有,云水两无碍。

笑向尘世人,不知是何代。

形式: 古风 押[队]韵